第二十二章 经学大家(2 / 2)

帝国 戒念 2281 字 2022-11-20

暂且不论这长达两个时辰的辨义极为精彩,就是鹤发童颜的胡瑷与挥洒自如的王景范两人一老一少两代学者相对成趣也足以让所有人都感到一丝异样,更不要说前来观战的学子们对王景范能够一对一的不落下风甚至大有盖过胡瑷一筹的表现而感到惊叹。

这场辩经聚会一共有十六个学子担任记录员轮番上阵,将胡瑷和王景范的辩论词全部誊抄到纸上,作为《白沙书院学刊》的特刊编印发行。也许是前一段时间《大学章句新解》和《中庸章句新解》两书在京师开封引起了一阵轰动,而随着这一期胡瑷与王景范的公开辩经,使得这一期的《白沙书院学刊》刚一上市便被所有人给抢购一空,连续发行高达一万三千余册,而《中庸章句新解》和《大学章句新解》更是成为赴考学子的必读之书。

欧阳修与胡瑷的推崇为王景范赢得了空前的声望,虽然这个年仅十八的年轻人并没有一首词流传于京师开封,也没有向任何一个著名学者或是朝廷权贵投书一篇文章,但是仅凭着《大学章句新解》和《中庸章句新解》就赢得了一个“经学大家”的美称。

先前也有人称呼王景范“经学大家”,不过那只是白沙书院内年轻学子们之间的笑谈,而到了京师开封的学子口中,这个称呼就带有四五分讥讽之意了。直到欧阳修开口称赞之后,这种用讥讽味道谈论王景范的人才少了不少,而胡瑷与王景范在分道台上辩经,而且长达两个多时辰未落下风,虽然最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胜负,但是天下又能有几人与胡瑷一对一的在公开场合辩经?不说不落下风,只要有这个资格就已经表示这个人的学问非同小可了,更何况胡瑷在辩经之后对王景范的推崇溢于言表绝非奉承。

胡瑷在白沙书院讲学八天,腊月二十一才离开白沙书院,临走时还接受了白沙书院“荣誉教授”的邀请,表示在元宵节过后还会来白沙书院讲学十天。胡瑷也成为白沙书院第一个名誉教授,在此之后欧阳修、苏洵、梅尧臣、包拯、周敦颐等人都陆续的来白沙书院讲学,并且成为白沙书院的名誉教授。

刚过完年,正月初六皇帝下旨任命翰林学士欧阳修为权知贡举,同时任命韩绛、梅尧臣、范镇、王珪、梅挚等大臣一同负责这届贡举,而梅尧臣被一直推选为小试官(参详官)。自然这些被任命负责本届礼部试的考官们都在接旨之后,按照科举考试制度的规定,欧阳修等人也要贡院锁院,不得与外界联系,连家人也不能见到,以免请托,锁院时间也长短不一,至少欧阳修等人在里面住上一个月是绝对没问题的。

“先生,这欧阳修的真的被宣布权知贡举了!”俞樾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来见王景范。

王景范笑着说道:“除了欧阳修之外,我还真想不出谁能够出面就任权知贡举的人来,当然胡瑷也可以,只是前段时间观胡瑷面色并不很好,除了身体之外,胡瑷只是天章阁侍讲官品上也不够……”

“那欧阳修权知贡举岂不是西昆体覆灭在即?”于文传笑着说道。

王景范冷笑着说道:“不是覆灭在即,你们看着吧,只要谁敢写西昆体,管他诗赋作得再漂亮也免不得被欧阳修所罢黜!到时候那些西昆体的学子们,尤其是那些国子监出身的举子们可就要热闹了!”

“那只凭策论恐怕无法交代吧?”

“诗赋自然是重要的,只是谁要用西昆体来策论必然会被欧阳修所收拾,当然策论依旧不是最重要的标准,若是诗赋不好仅凭策论定高下,那也需要策论作的极为精彩才行……”王景范说到这里的时候,就不由得想起苏轼来,这家伙的诗赋就不怎么样,策论作得漂亮得到了欧阳修的大为赞赏,旁边其他考官一看便知其意,多半是对苏轼的诗赋高抬贵手了,至于欧阳修辨文失手错将苏轼的卷子当成自己弟子曾巩的卷子,那也是后话了。

“即便早就会想到是欧阳修主考,但想要过这一关依旧不容乐观,临考试也不过二十多天的时间,中间胡瑷还要来书院讲学一次,估计会有个三四天吧,毕竟太学那边也少不了他,你们两人负责筹备一下事宜,不可怠慢了胡瑷,我这段时间还要闭门读书备考……”王景范笑着说道。

看着王景范一脸轻松,俞樾和于文传心中也多少放心了,至少他们两人在白沙书院里面接触的人当中,写这应考诗赋的学子,他们还真没见到过,至于策论也唯有那苏家两兄弟能够比上一比。现在两人想来王景范多半是对科举考试势在必得的,不仅是从多年亦师亦友的相处上,而是在来到这京师开封之后,白沙书院聚集的学子也不少了,若说一个进士都出不了显然是不可能的,而王景范的才学已经是书院中公认最高的,哪怕是苏轼和苏辙也不行!

前天凌晨一点多上班的时候接到老婆电话,孩子身体有些毛病半夜赶往天津儿童医院,孩子才三岁我也回不去,天亮的时候老婆报平安孩子暂时无事,白天做检查,心神不宁一时也没有多少心思写,空对电脑直到现在才写出一章来,明天上午去天津拿核磁共振结果,回来后全心投入写作,非常对不起。

好友的奶奶也不甚摔伤,这两天都是关于健康的坏消息,祝愿读者、你们的家人、你们的朋友身体健康,没有健康什么都不是,关心你的家人,不要等他们生病的时候才懊悔,朋友们好运!</dd>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