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二章:始作俑者(2 / 2)

《宋史。李纲传》中记载道:“张浚为御史,劾纲以私意杀侍从,且论其买马招军之罪。诏罢纲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而在《宋史。高宗本纪》中是这样记载的:“乙亥,用张浚言,罢李纲左仆射。”

......

其次受影响的是李刚的坚定支持者们。

这些支持者当中有官员,比如祠部员外郎喻汝砺;有学生,比如太学生陈东;还有平民百姓,比如欧阳澈。

一时间,朝廷中主战派的力量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打击。

《宋史。李纲传》中记载道:。自纲罢,张所以罪去,傅亮以母病辞归,招抚、经制二司皆废。

《宋史。高宗本纪》有这样的记载:壬午,用黄潜善议,杀上书太学生陈东、崇仁布衣欧阳澈。

......

当然,受事件影响最大的还是我们的皇帝---高宗赵构。

无论后世怎样的评价,此时此刻的高宗赵构,还只是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小青年,用古时候的话来讲,就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这可能也是高宗皇帝初期并没有得到应有尊重的原因。

客观地讲,赵构确实没有什么执政的经验。

早年在皇宫的时候,虽然赵构练得一身好武艺,但因为并非储君,所以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以平和与被动为主,怎样去做一个出色的亲王,辅助皇帝。

如今突然登基为帝,角色的变换太过突然,身边又没有信得过的老师,如此一来,赵构就只能从身边大臣的身上来学习国家管理的技巧和方法,通过繁复而且零碎的君臣博弈来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所谓政权的管理,说到底也只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处理。虽然赵构身为皇帝,在人际关系处理中是处于强势的一方,但人际关系毕竟是个多边的关系,不是其中一方说了就算,还要得到其他各方的认同。

而这一次,李纲以其恶酷、甚至几近阴毒的手法来诱杀宋齐愈,给了年轻的高宗皇帝一个极坏的示范: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手段来消灭一些不同政见的人。

必须承认,高宗赵构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凡事一学即会。

在接见了陈东和欧阳澈这两位极力反对罢免李纲的人之后,高宗皇帝的做法是依葫芦画瓢,把这两人都杀掉。

高宗身为一国之君,做事当然要比李纲更绝。

高宗的绝妙之处在于,杀了陈东和欧阳澈这两人,连籍口和罪名都没有宣布。

当然,宋朝和后世的一些史学家们,又会把罪名赖在了汪伯彦、黄潜善等等奸臣贼子的身上。

.....................................

在古代的那种封建独裁体制下,“刑不上大夫”是有着某种积极的意义。

道理很简单,当那些官员的生命财产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时,还有谁站出来说真话,还有谁敢于对皇帝提出种种的劝谏

在大宋历代朝廷中,有不少经常对皇帝提出发对意见的官员,著名的有寇准、包拯、等等;甚至是李纲本人,也是以敢言而著称。

但是,整个高宗的时代,在宋齐愈事件后,几乎没有对皇帝提出异议的人物,除了岳飞。而岳飞的下场,全中国人民都知道。

能否这样来假设:如果没有宋齐愈之死,就没有陈东和欧阳澈的被杀,甚至不会出现后来岳飞的风波亭事件?

如此一来,李纲岂不是始作俑者?

无论如何,太祖赵匡胤所创立的不准杀死士大夫及进言者的禁令,确实已经被李纲所打破了,给后人立了一个恶例。

。(未完待续。。)

ps:  谢谢zhuxyhh01大大、hans2006大大、vela2003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玄玉冰麟大大的章节赠送,以及其他书友的订阅和点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