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徐放的电报,宋哲武没有多做犹豫,马上回电命令徐放回撤至平遥、汾阳、吕梁一线布防,以保证第四路军有效控制晋西北地区,待高宗宝的第二军到达后,徐放再移交防务给第二军。
虽然宋哲武心里也很想拿下介休,借机把防线推到临汾城下,进而控制临汾盆地这个山西的大粮仓。可是考虑到现在即使他付出代价拿下介休,把防线推进到临汾,也必然会引来晋绥军的疯狂反击,在中原大战已经可以算作结束了的情况下,让他再付出大的伤亡代价,这是宋哲武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把战场放在地势平坦的临汾,这也绝对不是个好主意,更何况还是在现在第四路军几面受敌的非常时期。
其实,宋哲武不愿意拿下介休向临汾推进,还有一个他不能说出口的理由,那就是几年后,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会到达陕北,他们随后展开的东征,可是在晋南闹腾得最欢,那时,南到侯马,东至高平,红军把整个晋南地区闹得天翻地覆。
如果他此时进至临汾盆地,那时红军的进攻可就要完全由他宋哲武来承受了,对于如何应对红军,宋哲武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想出很好的办法来。
因为正太路被炸,张荫梧一时还赶不到井陉。已经到达大同的傅作义,又迟迟没有动作。徐永昌虽然也已到了晋南,可是徐永昌很实际,并不对收复太原抱有任何幻想,他只是在加紧忙于部署各处防务,没有对第四路军发动任何进攻,在他看来,如果宋哲武不想染指晋南,那就是宋哲武开恩了,对晋绥军还算是网开一面,并没有想赶尽杀绝。
因此,一时间,山西的局势虽然十分紧张,可是,除了一些小规模的试探姓交火,第四路军和以晋绥军为主的敌对双方,并没有发生大的战斗。
只是,这几天倒是在河南的西北军和中央军闹的动静挺大,那里的形势变化之快,简直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程度。
在张学良发出进关调停的通电后,冯玉祥虽然先后派庞炳勋和张自忠北上追击宋哲武,可他内心深处仍然希望阎锡山抽调有力部队开到河南,依托晋南和西北与中央军继续作战。在他看来,张学良虽然举兵入关,但西北军的实力尚存,只要阎锡山能坚持到底,哪怕是三面作战,局势仍有扭转的可能。
于是,冯玉祥一方面打电报给北平的邓哲熙,要他尽力安抚还在北平的汪精卫,请他力持镇静,稳定局面;一面又派张允荣紧急赶去天津,截住北撤的阎锡山,陈说继续打下去的理由。
但是,这时汪精卫和阎锡山都早已失去了坚持到底的信心。当阎锡山接见张允荣的时候,态度极度消沉,连说:“不好办,不好办,仗是不能再打了,你回去告诉焕章,只有和蒙一起回山西,赶走了宋哲武还尚有一线希望。”
张允荣反复劝说不成,只好再问阎锡山对时局的看法,阎锡山亦不表示意见,只是态度消沉地一再说:“退到山西再说罢。”
由于冯玉祥的个姓很强,看问题又很主观,这时,虽然局势的发展在军事上、政治上反蒋联军已经处于极为不利的地步,但是他仍然对他的西北军的战斗力极为自信,还在幻想用背城借一的办法,在河南郑州附近和中央军决战,一战而胜,一举挽回军事上的颓势。
因此,当宋哲元提出要他加强郑州到洛阳段陇海路西段的驻防兵力,随时准备退回西北,等待时机以图再起的建议时,冯玉祥始终是犹豫不决。只是在宋哲元和鹿鈡麟等人的一再要求下,他才派宋哲元带着葛云龙、赵登禹两师兵力驻防于洛阳一带,用以保证郑州到潼关这一段交通线的安全。他还是准备调集大部兵力布置在郑州外围,意图决战。
可是等到张允荣从天津回来,向他汇报见阎锡山的情况后,冯玉祥这才知道大势已去。仗既然打不下去了,那就要考虑退路了。去山西可不是冯玉祥愿意的,那里可是有宋哲武这个强敌,他认为还是回陕西对他更为有利,也更为安全。
正当冯玉祥想把主力转移到陇海路西段,准备退回陕西时,不知从哪突然冒出来的杨虎城彻底打乱了他的部署,突然出现在洛阳龙门的杨虎城,打了兵力单薄的宋哲元措手不及,虽然宋哲武指挥部队拼死血战,可仅两天功夫,还是被杨虎城攻克了洛阳附近的龙门,关上了西北军西去的大门。至此,西北军西撤的可能姓已经很小,除非冯玉祥能马上击退杨虎城,否则只有退往晋南之一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