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活死人 第二节 钩腿子(2 / 2)

麻克敌和老头借了把小凳子,抄着手把帽檐拉低了,贴着墙根子,远远地跟着,这么一个圈下来,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鬼子骑着马可是悠哉悠哉的,可把麻克敌给遛坏了,不过发现这么个情况,也挺有价值的,这鬼子的天皇特使要是一直躲在总督府里,那可没机会下手的!

看着鬼子打马进了总督府了,他才叫了辆黄包车奔了德国教堂。见了区长和书记们,把鬼子出来遛马这事说了下,薄区长还问你看清楚没有?麻克敌说远远看过去是和照片上的差不多。

研究了下,安排情报小组的化好妆,伪装成修鞋的,卖小吃的,要饭的,就在总督府这一带盘亘,打探消息,每天上午九点左右,必须有专人在这条遛马的线上盯着。同时去找军统发现的内线,把消息坐实了,看遛马的是不是鬼子特使。

这边开完会了,麻克敌这就往回赶,路上过城隍庙那边的时候,路上又堵了,人乌泱泱地,黄包车夫一问同行,敢情今天城隍庙这有热闹瞧!说是办跤会呢!

啥是跤会啊?就是过去摔跤的搭个台子,商户们地方官员们出些钱,做彩头,愿意上来比试比试的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赢了的拿赏钱,输了的就当过年乐呵一下。

这年前啊鬼子汉奸把持的商会就商量今年过年要办这跤会和十五的花灯,用意吗,粉饰太平呗,那位多了人家赵家财产的铁杆汉奸,现在是商会的副会长,这事都是他张罗的,人也是他找的。

麻克敌一想回去也没事,正好快晌午了,就近吃点饭,看看摔跤比赛也成。干脆就下了车,给了车钱,找了个对着台子的饭馆子,要了二楼靠窗的桌子,点了几个小菜,烫了壶酒,边吃边喝边看着。

咱可得说道说道这保定府的摔跤,在这不叫摔跤,叫“钩腿子”,这玩意可别小看,有种说法说这个南拳北腿,指的就是北方的这摔跤钩腿子,这也是中华武术里的一大流派!

老辈子说这摔跤有四大跤城:北京、天津、保定、济南。抗日战争前,全国各省、市、县、区设有国术馆、社等组织,当时,规模较大的运动会均设摔跤一项。全运会、国考大赛、擂台大赛,华北运动会,摔跤是最盛行、竞技最激烈的比赛项目。

摔跤这玩意上手快,也不需要特别购置啥器具的,俺记得小时候山东老家那,还有沙坑呢,五分钱往盆里一放,就有人甩给你件摔跤用的褡裢,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上褡裢,进去随便找人摔去!

要想拜师呢,这管着摔跤场地的一般就是本地最厉害的主,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一个月一块钱,不管吃喝住,送你件褡裢,包教包会。这项目群众性特别强,参与性也强,那时候也没电视啥的,一个月才演一场露天电影,晚上吃了饭没事干,大人孩子的都愿意下场去比试一把。

旧社会靠体力吃饭的人更多,这里面几乎人人都学这摔跤,有记载的,解放前当时有一大批摔跤名将争霸跤坛,有北京的宝善林、沈友三、张文山、单士俊、熊德山;天津的张魁元、阎士风、张连生、穆祥魁、刘少增、卜恩福;保定的常东升、常东起、常东如、常东坡、马文奎、石乃堂、尹世杰;济南的于振声、马金镖、杨法武、杨松山、马裕甫、张孝才、张登魁、杨春智、周子和等。形成了以此四地市跤术家为主要对手,在全国各大赛上,四地市各有胜负的鼎立局面,“四大跤城”也由此而来,流传至今。

这麻克敌虽说不是保定人,可他也自小就下场学过这玩意,这可是学功夫学武术之前那算是启蒙教育,摔跤界的名人也知道不老少呢,在这吃着饭,就听旁边的看客们讲保定历史上的摔跤故事呢,听的是津津有味的。

历史上保定可出了不少的摔跤的名人,以前不是俗话说: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钩腿子,钩腿子指得就是保定的摔跤。据说真正过去的保定快跤国手是身材适中(精干)不是膀大腰圆,并具有儒雅气质,非是好勇斗狠之人。

据传最牛最有传奇色彩的平敬一先生身材高挑,很精干并不胖,一伸手,二三个架式便决出胜负,架势好看又实用,非如蒙古式或其他式摔跤靠蛮力和技巧为之。(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