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又加杂许多斗智斗勇的情节.最终结果是,尽管八路如此能跑,抗战中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数以百万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及根椐地地方武装壮烈殉国;我党领导下的军民则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成长壮大起来.
再谈打击与抗打击能力.
二战初,日本步兵射击技术普遍高于中国军队. 日军上等兵可以在400-600米外打中在城墙垜口处探头观察的士兵.其首发命中率可以达到80%以上. 行进于四百米外可迅速击中只露一小部身体的静止目标.命中率可以达到80%. 二百至一百米外射杀机枪射手或移动目标,命中率可达70%(注:这是在对射且对方有一定压制火力的情况下);50米以内顿停射击一切目标,首发命中率均在90%以上.概率学得好的朋友可算算几枪可以达到95%的命中率,而每名日军携带的150发子弹又可造成多大的伤亡.
一般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压制火力占优势的情况下,平均每一个日军突击小队的士兵在冲锋过程中都能射杀3至25名中国守军, 跟您的计算差得多吗? 听来覚得接受不了吧?
设想一下您自已就站那样一个阵地上,你和你的战友被敌人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已方的压制火力逐一被敌人打哑,而敌人在一步步地迫近,战友们奋起还击,虽然一个又一个被敌人打倒,但你们仍然坚持战斗.此时传来你们的长官已经吓得逃跑的消息,你还能打下去吗?
这个故事重演过无数次,却没有几位我国军高级将领认真地研究过有效的对策.人人都喜欢高谈战略战役构想,却没有几人知晓可以与日军抗衡的技战术.到头来是真正的‘一寸山河一寸血‘.而这一切本不必如此.
日军士兵还有很坚忍的抗打击及吃苦能力.武士道及日本民族稳忍特性是其基础.关于这方面的东东很多,不再缀述.
最后一个方面是侦察与隐秘能力.
这里只讲日军步兵侦察与隐蔽.日军极为重视侦察与隐形能力.士兵训练中都含有忍术介绍及基础训炼.东洋忍者及忍术世界闻名,但中国方面却出奇地忽视它.深究其理,竟然是这样一句话‘这不过是我们祖上玩剩下的‘.盲目的优越感害死人.纵观日本军队各兵种的侦察及隐秘方法,虽千变万化,却可归纳为忍术中变形、潜踪、暗袭三法则的现代版.
日本兵在这方面的能力,在战争初期略强于国共军队.而在战争中后期则是逊于八路,却仍强于国军.这个体现在抗战中后期,八路经常能打鬼子埋伏,鬼子虽时有偷袭却少有成果.而在正面战场上,国军仍然屡遭日军迂回与袭击.而且在许多战役中饱受日军残兵冷枪之苦.
但是日军的战斗力从1937年到1945年,是一直在变化的,这个变化有个轨迹变化,由于日军奉行的精英政策,所以开战之初,日军的军事素养很高。从1939年开始日军战斗力开始下降,原因就是由于中国军民的坚决抗战,造成日军老兵的大量减员,缺额只好由新兵来填补,但新兵战斗力与军事素养与老兵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战斗力下降也相当明显。
而到了太平洋战场中的日军,战斗意志不变,但军事素质却不如1937年的日军了。1937年的日军,面对中国军队明显弱于他们的火力,也知道枪一响,立即找隐蔽物隐蔽,而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面对明显强于他们火力的美军火力,却依然进行自杀式冲锋。此时日军的武士道只表现在作战意志上,而战术动作上已明显弱化了。
很多评论日军战斗力的文章,有的说得他们好象超人一样,又有的说得他们很弱智.其实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有一定的轨迹变化的。不管是日军的单兵战斗力还是师团级的战斗力。都是如此随着战争的进程演化的。
而这也就是咱们今天该骄傲的地方。把战争初期强悍的鬼子兵打成了后期弱得多的鬼子兵,这不是咱们那些先烈祖辈们的功劳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