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最缺的是啥?第三节 各有各的道(2 / 2)

1939年有几个从延安来的干部,奉命到一分区锻炼,从抗大毕业的学员。到地方分区一般都要被分配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的。

他们作为上级说的“可上战场的干部”,被分配去的地方分区供给处就得按照指示,分给这些新来的抗大学员一支半新的驳壳枪和三十几发子弹。驳壳枪是“汉阳造”,皮枪套,不是当时人们很青睐的木枪盒的“太原造”。子弹是一发发数过的。原本是三十发,因为杨司令爱惜学员就多奖励了几发。

同时叮嘱他:打仗时省着点用,用完就没有了。两年后这批学员调到山东军区去担任营连机干部,那边的供给部重新发驳壳枪和子弹,子弹数量却只给了二十发,这批学员才知道这一分区的子弹配发规定还是很高标准的。

据说当时一分区警卫连每个战士常配有子弹200发,注意啊!不是某一次有200发,而是平时身上就老是这么多的,打没了马上就补到这个数的!

在全部抗战八年时期,整个八路军的子弹都是非常匮乏的,主要的武器装备和弹药都要从战场上的缴获中来获取。而只有歼灭战、拔据点,才会有比较彻底的战场缴获,其余未能全歼敌人的任何战斗中的战场缴获是微乎其微的。

一分区在整个晋察冀军区中的地位比较特殊,因为它是由晋察冀军区开创时期的唯一一支主力部队独立团组成的,所以1939年以前晋察冀军区三个主力团均出自一分区。

主力团多,打大仗的机会就多,缴获也就多一些。所以一分区部队越打越富,武器装备较之其他部队都要好,每个战士配备的子弹也多一些。但多到每个战士配备200发子弹,这绝对是享受到杨司令给予的特殊照顾的缘故,不是一分区每支主力部队都能享受到的。

看当时子弹比较充裕的日本鬼子的士兵配备,日常的子弹配备是120发(腰前两个皮子弹盒,每个装30发;腰后一个大皮子弹盒,装60发;所以战时每打死一个鬼子,八路军战士先去翻鬼子的子弹盒),临战时子弹配备达到200发。

这就是说,在一分区所有部队中,只有直接隶属于一分区司令部的警卫连享有同日本军一样的子弹供应。而其余一分区部队,无论主力部队还是地方部队,都远远不具备这个资格。

八路军不像日本军,享有日常子弹标准和战时子弹标准。八路军享有的子弹标准,是在每战之后的缴获分配。1940年以后,一分区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厂,主要三大项工作:组装自制的手榴弹和地雷,修理各部队损伤的武器,尽可能利用从各部队回收的废弹壳制造子弹。

八路军兵工厂制造的子弹,当年被部队称作“二槽货”,不仅射程不远、杀伤力不大,还常常碰上打不响的“臭子”。听老同志说,当年一分区供给部下发给各团供给处的子弹补给,缴获的新子弹是和自制的子弹搭配下发的。手榴弹缴获的数量很少,基本上下发部队的手榴弹都是自制的。能看到在日军在百团大战后的总结中记载:八路军“手榴弹极为丰富,但系粗制品”。

这次杨司令亲自来电问能不能搞点子弹回来,看样子一分区的缴获的库存也消耗殆尽了!和粮食布匹等比,一支作战部队要是在子弹上出了捉襟见肘的问题,那才是大问题呢!

所以呢各有各得道,一分区紧挨着平汉路,在各个日军的主要车站附近都有分区安插的情报员和组建的情报系统,保定的秘密交通站和地下组织是受北方局领导的,他们得到的情报基本上都是上报北方局和晋察冀军区的,可是很多时候,军区还没有得到的情报,一分区已经先得到了!

鬼子大量运来物资的情报,一分区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经过了41年几乎是全年的战斗,部队的弹药消耗太大,仅靠兵工厂那点时有时无的补给,根本就接济不上部队使用。

而鬼子囤积物资的消息,杨司令已经判断出来可能是在为接下来的扫荡行动做准备的,极有可能又要对冀西北地区发动大规模的袭击,那么开战前多储备些弹药,是绝对必要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