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玉也没退让,脸上露出了笑容,接过了东西,用手轻轻地抚摸着。
“红玉同志,你不是要改名吗?你本来姓什么?”洪梅一看杨棒子这么大方啊,自己也不能露出不信任人家的意思啊,马上跟着问红玉。
“姓杨,大名俺爹没给起,洪同志,你看着给起个新名吧。”红玉拿起军帽往自己头上比量呢。
洪梅略一沉吟,抬起头说:“红玉,红玉,现在你是到了八路队伍里的新人了,就叫个新玉吧,叫杨新玉怎么样?”
杨棒子一听,嘴上就喝了彩了,说这名起得好!红玉自己呢也想了想这名改的好,自己这块玉蒙了这些年的腌臜尘土,如今这就算是新生了,可不就是块新玉吗!当下就感谢洪梅书记呢。
至于学打枪的事情,洪梅和杨棒子都答应她,等回来后,正式把她调去进行军事训练,等缴获了武器后,发给她枪。
行了,皆大欢喜,天不亮,这支小分队就离开了川口镇去顺平县了,杨棒子一直送到黄石口村,借口回家去看看,骑着马跟着一路,到了村口的岔口那,还立在山坡上望了许久的。
洪书记她们去找那个侯旅长了,杨棒子在家也没闲着,他和老冯他们商量着,按照发下来的军区指令,在整个分区开始大行动了。
首先是大生产运动,前几天杨棒子对十一分区的节粮命令早于晋察冀军区下达同样的文件两天。晋察冀军区下达1942年的两大命令之一:开展军队大生产运动(当年叫“生产自救运动”。
另一项大命令是“精兵简政”中的“大团改小团”,杨棒子他们经过商量呢顶住未办,一共就一个团,还没完全形成战斗力呢,就裁剪,不符合实际情况。
十一分区开始大生产自救运动,所有的部队和机关,除了帮助老百姓完成春耕任务外,利用各种能利用的荒山野岭,开荒种地!
还在几个重要的镇上先后建起山货加工厂、药材收购站、白铁铺、油漆店、造纸厂、织布厂。一些川口镇的干部战士在河滩地还开始试种水稻,这土质细腻,水源也多,秧苗貌似插下去长得还不错呢。
裁撤部队是顶住不办的,不过做了不少的调整是真的,还增加了几个分区级的建制部队,并且合并了几个机关。
十一分区因营养不良而病倒的干部战士住满了分区卫生部所属的两个临时医院。分区机关也病倒十几个干部,杨棒子就与负责倒马关东部地区的卫生部副部长商量,在川口镇这成立分区司令部、政治部等机关干部自己单独管理的休养所。
这么做呢是可以集中管理,这些干部战士往往吃上两顿好的,就能恢复了体力,回去工作了,要不和以前一样,有病了还得跑到走马驿去,来回小百十里地,麻烦!
还有几项人事变动和机构变动:
1942年3月下旬,原十一分区所属白石山北游击队呢变更为石北分区直属队,部队直属十一分区司令部管辖,共一个直属队三个中队,分驻下北头村、寨子村、黑山村一带。这个直属队的任务是监视灵丘之敌,并对涞灵公路不间断地袭扰。
原一分区作战科同训练科、侦察科三科并一科。政治部、锄奸科、武装部合并成一个政治部,这样就精简了机构,节省下来的干部被充实到几支外围部队去。
机关裁剪完后,杨棒子把一分区下属的三个游击支队重新调整:涞易支队改称一区队。坨南支队改称二区队。山西支队改称三区队。
每个区队都从八路军新编二十团调一个排,机关精简下来的干部战士20余人,一同派往分区直属区队,组建了部队与地方相结合的专属游击区队。
每个区队部编有侦察排30余人。参谋、干事、炊事员等30余人。除此各区都建立了区小队,人员从15人到20人。设小队长、副队长各1人,区委书记兼任小队政治指导员。
区队本身也逐渐健全起来,增设了参谋长、作训、侦通参谋,每个区队杨棒子都给配备有轻机枪两挺,步枪120支。
这样做呢,就等于在十一分区的三个主要接敌方向上,都有了专属的而且是分区直属的,相当于过去县大队规模的职业军事化的武装部队。无论是对付鬼子据点规模的下乡袭扰还是对付鬼子的大部队偷袭,都能比以往的群众自发性的抵抗强多了,而且有这些正规军在附近活动,边缘地带的老百姓心里也踏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