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要想歼灭小坂中佐的八百人的部队,又是携带着山野炮和重机枪的集群式步骑混合作战部队,要想在东边的山地选择一处能够一次性展开两千人的地方,几乎不可能找到!我们常说的崇山峻岭,地形是很陡峭,可是要注意,陡峭的山峰和山梁也是藏不了大部队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在八年抗战史看到这样的例子,八路的小股部队,几十人或者是百十人,在山地同数千的鬼子周旋等等,你非要摆上一个团去和小鬼子在山地大打出手,恐怕你在石头山上连一千人的掩体都挖不出来就被鬼子的飞机和大炮轰没了!
而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纵横交错的沟壑里可以隐藏和机动人数多的部队,土石混合的丘陵上又很利于开挖工事和掩体,连绵起伏的丘陵也不利于鬼子的机械化部队的展开和行动,这种地形下,双方的步兵才是战场的主角。
当然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还是会有许多突如其来的情况发生,给指挥员制造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这就要看敌我双方的战场指挥官如何应对了。
杨棒子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孤山镇的战斗结束的太快太顺利了!原本计划围攻四小时以上的战斗只用了一小时多就结束了,随后呢鬼子大营镇来的援兵稍一和我阻击部队接触就缩了回去,另一个问题就是龙王堂的鬼子回撤的速度很快。
他不知道小坂部队头天就做好了回撤孤山镇的准备了,只不过因为下雪才暂时没走的,后半夜一接到孤山镇守备部队的玉碎电报,小坂马下就下令全军西撤的,路上和阻击他们的八路部队也不过多纠缠,且战且走,天不亮就到了马跑泉了。
所以对于杨棒子来说,原来想的迟阻小坂部队的回撤,围点打援趁势攻入大营的计划就不能再执行了,天亮后雪停了,鬼子的飞机就能出动来支援,如果强攻大营镇受阻,背后的小坂部队再西撤回来,杨棒子就成了腹背受敌了!
这一带的地形杨棒子是来了多次勘察的,一接到小坂部队全力西撤的情报后,稍作沉吟,就坐出了在马跑泉周边设伏,围歼小坂部队的决定,派通信员去通知奉命迟阻小坂部队的二营,放开西撤的通道,尾随鬼子过来,封堵东边的口子。
这样一来,整个战役的重点就从大营镇转到马跑泉了,也从计划打击大营镇的伪军变成了围歼整个三角地域内的鬼子驻军主力了!
如果换成一个比较谨慎和稳妥的八路军指挥员,这个仗可能不是这样打,会利用地形层层地阻击,待敌被消耗和被迟阻的筋疲力尽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战中寻机歼灭,这样比较稳妥,寻机那就是看有没有机会,没有机会就撤走了!
杨棒子就是杨棒子,他敏锐的看出如果能全力的把这股主要的鬼子步骑混合集群,围歼在丘陵地带,对大营和上孤山的鬼子必定造成极大的震撼,对整个晋冀西北部都将带来不小的冲击,所以他才下决心,全力围歼小坂部队!
打响第一枪的还真就不是杨棒子带着的警卫连,这场围歼战居然从一开始,战场的重心就没在杨棒子认为的马跑泉的土梁子上!从山里过来的土路越过土梁子,穿过十来户人家的马跑泉,奔西去孤山镇,杨棒子把最有战斗力的警卫连和侦察连带到这里,就是要把这个扎口子的艰巨任务留给他自己的。
可小坂正雄不是吃素的!他从龙王堂下令回撤的时候,目标就不是孤山镇了!一座已经失守的镇子小坂认为那里不是陷阱就是个绞肉机,他才不想带着部队去和八路争夺村庄呢,村镇失守了,天一亮,自然有飞机去炸平它,炸平了再重修,也比用士兵的身体去夺回来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