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分区好歹在鬼子的春季扫荡中没有怎么被祸害,就北部的水堡乡和东北的银坊镇受到了损失,但根据地主要产粮区和老百姓的居住地,鬼子没进来,今年得夏粮丰收在望。
接到军区要求十一分区协助太岳区反扫荡的命令后,杨棒子就把团部迁移到了独峪,另外把二营派往了孤山镇南的大柳树沟,这里距离太岳区的北部最近,杨棒子的意思呢就是先占住这个敌我的缓冲地带,作为太岳区北部的屏障。
连打了几个胜仗,根据地里的老百姓也是情绪高涨,老百姓最简单,能把鬼子挡在山外面不让他们进来杀人放火抢粮食,八路就是好样的,杨司令就是英雄,这种情绪一旦成为了习惯性的思维定势,拥军、参军等等的军民关系处理起来就顺手多了。
二十团的人员缺口在分区和灵满行署的配合下,很快就征召新兵千人,补充上来的新兵,杨棒子没有按照以前的办法,分散补充到各部去,而是先把各营连集中整编了一下,把这些新兵按照参军来的地区,组建了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连队。
比如二营的四连就全部都是补充上来的水堡乡所辖十来个村子的人,一百五十多名新兵,配备上二十多个一年以上军龄的老兵做班排长,传帮带着就完成新兵训练了。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都是从一个地方来的,不是沾亲就是带故,还守着本乡本土的,打起仗来,有一个伤了或者是死了,其他的都得玩命给他报仇,保家可是在卫国的前面,这帮子本地兵都明白这个,别看是新兵。没一个是冲着粮饷来的!
都是些朴实的山里人,这样的祖祖辈辈和大山打交道讨生活的人们,对于生活和生存来说,往往都只有最简单的愿望。能吃饱有房住有衣穿就得。
小鬼子头回进山来的时候,你要说让山里的老百姓用什么爱国啊民族啊啥的去反抗,那是吹牛呢!这些老百姓对国家的印象,恐怕只有那隔一段时间来一回的县上的税务警察罢了。
他们对小鬼子的头回印象和以前见到大大小小的军阀的溃兵或者是割据一方的土匪啥的,基本都一样,带枪的。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鬼子们烧杀掳掠的行径一天天滴多了起来,老百姓们整天听到的都是鬼子又把那个村子烧了,又把谁谁家的媳妇子给糟蹋了,又把谁谁家的二小子砍了头了。又把谁谁家的牛拉走吃掉了。
这种祸害人的情况多了起来,才是促使山里人起来对抗日本鬼子的真正原因!百十里地内都能寻上个亲戚故交的,杀了谁谁家的二小子,那就等于和几十号山里人结下了仇,这种仇恨是刻在骨头上的。是流淌在血液里的!
和山里人讲什么阶级啦讲什么主义啦那都是白扯!杨棒子当初就讲小鬼子来了,是把中国人当猪狗牛羊畜生一样的对待的,抢走你的所有财产,糟蹋你的女人,烧掉你赖以存身的房子,这就够了,山里人本来就比平原的人活的艰难。小鬼子还要把这些都夺去,啥都不用说了,拼了吧!
杨棒子动的就是这个心眼,他还搞了个团内的冠名活动,比如水堡乡这个连,就叫水堡乡了,你这个连队作战英勇。出战斗英雄,全乡都跟着脸上有光彩,要是打仗打的熊包软蛋的,一个乡都脸上无光抬不起头来!
这么一整,别说这些战士了。那些地方上的干部和村里的家族长啥的都跑到部队来,嘱咐新兵们好好打仗啊,多杀鬼子啊,也让咱乡咱村大会上能受表扬啊啥啥的,有那新兵的媳妇子也说了,在部队上不杀几个鬼子立了功受了奖的,回家别上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