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039章 崭新的人生 三(2 / 2)

除了语言习惯外,生活习惯也要改,现在大同党明显人员不足,可没有多余的后勤人员单独给“支援人员”进行伙食改善,如果他们是集中在一起倒是好办,关键是这根本不可能,深入到基层后哪里给他们找那么多会做面包烤肉的厨师。

党内一直在教育人人平等,不能因为“支援人员”是外国友人便能高人一等,那样只会给同志们造成一个错误的印象,便是只要是外国的,便永远都比国内高档一点,最终别说重新竖立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到时候别培养出一群崇洋媚外的洋奴就好了。

关于这些东西,李克己甚至拿出了未来许多黄皮白心的例子来作为佐证,让中央领导很是诧舌,想不到优待外宾的政策竟然会产生这样的蝴蝶效应,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最终,在李克己的强烈要求下,“支援人员”的改造方案磕磕盼盼总算通过,并很快实施起来。

第一件事情要做的便是改名,无论“支援人员”是否愿意,他们原来的身份已经被完全取消,苏俄官方的文件上,他们都以“反~革~命”的名义被处以极刑,属于已死之人,想要活下去,便只能转换一个新的身份。

名字只是一种称呼一个代号,李克己在取名时便没多少讲究,简单弄个取名软件出来,直接随机就行,都是一些十分普通的姓名,关键问题还是在这些人的技术专业和工作经验上,这些资料的记载都尽量地要求详实一些。

资料汇总之后便是分门别类,再根据资料上的技术专业和工作经验进行系统的工作安排,这些事情上大同党懂的人不是太多,便几乎都堆到李克己的案头。

不过还好的是,在这之前李克己就培养了不少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繁杂的纸质资料转化成电子文件后,最终汇总到信息管理软件上面,处理起来便轻松许多,要不然真的把堆积如山的纸质文件放到面前,还没开始他便被吓趴下了。

其实,处理这些事情都没什么,真正让李克己比较烦心的是,由于党内懂得俄文的大多数都是亲苏派,这些人一时间全都集中到了他的麾下,不仅没帮上多少忙,反而尽是添乱。

比如就像现在,又有人找他说“支援人员”的饮食问题,希望能提供一点面包,中国的馒头和米饭“支援人员”实在是吃不惯,其实没有面包也还能坚持下去,关键是这群苏俄人个个都是酒虫,没有伏特加,整天心里就痒痒,希望李克己这个后勤大总管能帮忙解决一二。

看着来求情的人,李克己不禁想问,这些老毛子是你爹呢还是你爷爷,正经的工作不做,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干嘛。

不过对方虽是亲苏派,到底还是大同党的同志,李克己总要给人家留一点面子,没有如此刻薄地回应,而是客气地说道:“同志,后勤部的粮食从来就没有一分多余的,想要吃面包就得多购入一部分用于做面包的面粉,还得多请一支用于烘烤面包的面包师,这些都是额外支出,请问这些额外支出由谁来买单?”

面对李克己的问话,前来求情的人不禁哑言,心中腹诽道,作为海外组织联络员,你怎么能说没有钱呢。他们就是在知道大同党的所有物资都是来自眼前的男人之后,才会眼巴巴地跑来求情,却不料李克己竟然是这种回复。

见对方被自己问得哑口无言,李克己接着又说:“至于伏特加嘛,这位同志难道不知道赤军内部早已颁发了禁酒令吗?除特殊情况外,党内军内禁止饮酒,你们不会都忘了吧?”

“不,不是,苏俄同志毕竟是客人,不能招待好他们,未免显得我们大同党过于小气了。”

“同志,你是今天刚刚到这里工作吗?营区中哪里来的苏俄人?他们都是新疆地区转过来的党内同志,虽是白种人,却也是我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不过经常和苏俄同志打交道,说话和生活习惯上比较接近苏俄人而已。”

李克己抓住对方说话的漏洞,先是狠狠批评了一顿,然后才说:“西北贫瘠,根据地内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依靠进口,哪里有多余的粮食给你们酿酒?刚刚转回来的新疆同志和苏俄人学了不少坏习惯,回到家乡后一定要全部改回来,不然每天醉醺醺的,革命的工作还要不要做了?”

被李克己训斥了一顿,前来求情的人却是一句也不敢反驳,因为他们知道李克己现在在党内的地位极其特殊,不说党中央对其极其看重,单单是赤军后勤上全部仰赖于李克己,谁敢开罪这样一个大神。

原本他们打听到李克己平时为人不错,基本上有求必应,还以为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为苏俄同志改善改善生活,却不料上来就被奚落了一顿,虽极其不满,却也只能怪自己倒霉,怎么没有摸清楚就匆匆赶来。(未完待续。。)

ps:  恭祝书友们元宵节快乐,情人节快乐。</dd>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