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053章 东北易帜 四(2 / 2)

对于这种事情,大同党十分在行。当下便悄悄派了不少政工人员跟着高福源潜入了东北军内部,再由苗剑秋等牵线搭桥接触底层官兵,暗中进行说服。

东北军在外流浪了多年,早就受够了各种白眼。唯一的念想就是打回东北,经政工人员稍微点拨,很快便倒向大同党这边。只是近二十万东北何其多,又不能轻易惊动东北军高层。这种说服行动进行得十分缓慢,想要一一说服大部分东北军底层官兵,不知道要到哪年哪月。

所以明面上的谈判还是得进行下去。大同党高层依然在不辞辛劳地劝服张学良,希望能从张学良这里打开关口,彻底解决两军之间的合作问题。

谈判在继续的时候,南方“常桂战争”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两广在取得前期的胜利后,攻势渐渐疲软下来,一方面是战线太长,以两广的兵力无法再进一步,另一方面则是常凯申也渐渐缓过气来,纠集手中优势兵力反推回来,渐渐和两广打成拉锯之势。

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已是一个长期消耗战,按照过去的潜规则,双方应该会握手言和,待到养精蓄锐之后再来决战。但现在北方日军虎视眈眈,西北大同党又逐渐强盛,常凯申实在是不愿背后再留下任何后患,必须得将其中之一先消灭一个。

与常凯申一样,两广和金陵人民政府向来有怨,一有机会就会反叛金陵人民政府,军阀之中就属他们和常凯申集团打得最多,恩怨情仇也最多。

日寇一再犯难,金陵人民政府却一退再退,早已失去了天下人心,其又在西北大败,损失了三个主力军,正是最虚弱的时候。现在不赶紧把常凯申集团干掉,等到常凯申从困境中恢复过来时,想要干掉常凯申集团将是难上加难。

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两广自然不愿放过,不把金陵人民政府彻底打败,李宗仁和陈济棠都不会干休。

常凯申集团和两广都不愿放过对方,战斗便越打越激烈,最终成为胶着状态,前线阵地的枪炮声一刻也不曾停歇。

就在战斗越加激烈的时候,李宗仁和陈济棠拥护的临时政府大总统胡汉民终于坚持不住病逝,直接影响了两广的军心士气,而中央军也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反攻,连续取得了几场大的胜利,让原本胶着的态势有了倾斜。

两广军队连续大败,士气急剧下降,这时常凯申又祭起了金钱攻势,一步一步收买了粤系将领,两广联盟顿时处于危急状态。

最终粤系的投降造成了两广联盟的失败,李宗仁不得不退回到广西,历史上常凯申收服粤系打退桂系之后,很快便和李宗仁握手言和,不过这次却没有。

鉴于桂系的反复不定,以及大同党在西北的势力越来越大,常凯申急需在南方扩充自己的势力,顺带消灭自己的心腹大患,便决定一次性把桂系打得粉碎。

不仅如此,在常凯申的计划中,甚至有在消灭桂系后,顺便把滇系也一并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有集合了全中国的力量,常凯申才认为有实力断掉获得海外组织援助的大同党。

见南方常凯申已经没有了最初那般危急。和大同党的合作谈判中,张学良的态度又有了转变,希望能和大同党的合作,夹抗日的义旗,彻底弭平“常桂”战争。

此时,高福源负责策反东北军底层官兵的进度虽然也不错,但是连三分之一都没有,大同党不禁越来越焦急,见张学良终于有了回转的迹象后,党中央都十分高兴。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一曲《松花江上》传唱了将近一年之后,东北军内部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尤其是元老派们发现自己的部队里面有不寻常的迹象后,纷纷把矛头指向了少壮派。

少壮派自然也不甘示弱,以前还能顾及元老派的面子,说话时十分客气,现在却是因为气愤,说话再也不掩饰自己的态度,不仅多次和元老派顶撞。甚至明言元老派都是软骨头,如果不是他们,东三省当年就不会落到小鬼子手中。

被少壮派骑到头上如此大骂,脾气火爆的几个元老都受不了。后来又见少壮派竟然开始公开地宣传大同党那套抗日统一战线,以缪澄流为代表的元老派很快便私自抓了几个少壮派,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少壮派这些日子憋在心中的怨气击了出来。

事发当天。苗剑秋便直接找到张学良,当面就对张学良说道:“少帅,你看看那些元老们现在在做什么?我们只是安抚军心而已。告诉兄弟们迟早都能和小日本打仗,只需要安心等待少帅和大同党的合作。他们却连这样都不允许我们做,不仅不让我们做,还把我的人都抓了起来,这是准备窝里斗吗?”

发生这种事情,张学良也十分生气,不过缪澄流等人毕竟是东北军的元老,手中都握着东北军的实际兵权,他也不好当面削人家的面子。

毕竟现在是特殊时期,一旦掌握不好行事的力度,稍不注意就会把这些元老推到金陵人民政府那边,就像他前面送出的步兵106师、骑兵第10师、炮兵第6旅和第8旅一样,原本是让他们作为援兵去帮助自己那个结拜大哥,却没想到沈克四人早就生了背离的心思,脱出东北军的势力范围后,便宣布脱离了东北军,转投到中央军麾下。

当时出现这个事情时,张学良差点气得昏死过去,感叹人心不古之余,只能怪自己不会识人,竟然没有看出沈克四人的背离之心。

出现了沈克四人的事情,张学良对军队的管理顿时提高了一个警觉,凡是没有他的命令,师级以上的部队都不能随意调动,营级部队的换防也必须送到他的面前进行审查,以免又有有心人带着部队跑去投靠中央军。

经过这件事情后,张学良对常凯申的兄弟感情顿时淡了许多,也在这个时候开始频繁地和大同党交流,希望能尽快达成合作项目,“常桂战争”中粤系投降后,张学良更加坚定了和大同党的合作。

只是由于他的态度变化,元老派也越加顽固起来,以至于出现了今天的这种事情。

见苗剑秋气呼呼的样子,张学良好言安慰了一会,才让手下去把缪澄流等人招来,双方和和气气地谈一次,没有必要自家兄弟动粗。

缪澄流等人到来后,不似是他们主动抓的人,反而是一个受害者,当下便哭丧着老脸对张学良说:“少帅,卑职等人随老大帅出生入死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当年为了帮助少帅的结拜大哥打赢中原大战,我们东北军倾尽主力,东三省落空之后才给了小鬼子机会。这些事情,军内的兄弟哪个不清楚?可如今那些小子都怎么说?他们竟然说当年作为军事主官,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血气和骨气,这才导致了东三省的沦陷。这种话别人说说可以,但他们凭什么?”

缪澄流哭诉完,其他元老也跟着哭诉起来,把一切都归罪在少壮派身上,让一旁的苗剑秋气得牙痒痒,却又那他们没办法,因为这些话少壮派确实说过,而且比这还难听,不过若非元老派一直掣肘和大同党和合作抗日,少壮派又怎么会如此冲动。

见苗剑秋不敢说话,缪澄流等人更加嚣张起来,一开始还是哭诉自己如何如何悲惨,遭受了少壮派的无故指责,后来却是渐渐变成对少壮派的攻击,说他们毛都没长齐,现在就像跳出来掌权了。

更有甚者骂道,当年自己跟着老大帅出生入死,这才打下了东北军的基业,没有他们,东北军根本不可能坐拥东三省,少壮派根本没有资格对他们指手画脚。

缪澄流等人骂得难听,不仅苗剑秋受不了,张学良也有些看不下去,不过此时大家都在气愤头上,也不好说什么重话,当下只得好言相劝,将这群元老安抚下去。(未完待续。。)

&.月票。

书友群:347289093</dd>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