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索尔斯伯里的盘算(1 / 2)

《泰晤士报》在第二天在头版位置刊发了对威廉的专访报道,因为采访时赫伯特在座,因此威廉的谈话便代表了德国政府的正式立场,而非皇帝的个人看法。

报道刊发后,英国公众一方面满足于自己“大国威权”的意淫,另一方面由于威廉对英国所表现出的“客观的友善”,使得伦敦市民对于威廉产生了极大的好感,甚至超过了他们的维多利亚大公主的丈夫——著名的英国式自由主义的信仰者弗里德里希三世。

威廉对于犹太人的宽容和接纳,在乌干达问题上对英国的理性的善意回应,以及对德国自身定位的明确认识,这些都让英国人感到欣慰,因为这一切都符合“有逻辑的英国人”自己的看法。

在一片褒扬和称赞声中,维多利亚女王和威廉的母亲“维多利亚长公主”都十分的高兴,奥古斯塔自然也是极为光彩。

但另一边,老狐狸索尔斯伯里却皱着眉头盘算着下一步的打算。

在原本的计划中,索尔斯伯里是想着在任内完成和德国的“终极清算”的。他计划和德国在非洲问题、萨摩亚问题以及对奥国责任的分担问题上全部达成协议,当然一定要是对英国有利的“协议”。

为此,他打算在下半年和德国完成预备谈判,并在年底前后签署条约——那是对选情影响最关键的时期。

届时,德国方面只能跟着他的步子走,否则他是不介意采取严厉措施的。因为在他看来,英德两国的紧张关系照样会给他加分。当然,这一逻辑的前提是英国选民对德国的普遍态度是“羡慕妒忌恨”,而非其他。

此前,德国在乌干达问题上“十分光棍”的让步已经他的计划有些落空,如今威廉的来访终于让他不得不开始做新的打算。

他相信,英德两国密切的王室关系在威廉来访后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并将正面影响英德两国政府关系和民众的一般性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在选举前贸然采取恶化英德关系的行动,最终结果将会难以估计。

所以,获得当下的确定性收益才是最佳选择。

只要“英德协议”对英国不算吃亏,那么民众都是乐于见到的,而这自然都是他“老索”的外交成就。

既然如此,索尔斯伯里自然不会再犹豫下去,因为现在他手里正握着一颗转瞬即逝的砝码。

接下来的两天,威廉和奥古斯塔在英国几个主要城市参观访问并游山玩水,赫伯特却在唐宁街10号开始了和索尔斯伯里的紧张谈判。

“赫伯特侯爵,以我们之间的关系,您就不用隐瞒了什么了吧,我们其实一早就知道了威廉陛下亲赴阿根廷的主要目的。不过您也不用紧张,大英帝国富有四海,对于友邦的成就是不会妒忌的。”索尔斯伯里以一副和蔼之中略显傲慢的腔调说道。

对于英国人提前获悉阿根廷和德国的土地买卖一事,赫伯特并不感到奇怪,阿根廷也是议会政治,而且中间还涉及到英国银行团,所以这种事情是根本无法隐瞒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