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意大利(1 / 2)

威廉抵达罗马后,首先前往梵蒂冈拜会了教宗利奥十三世,为此惹得意大利国王翁贝托十分不满,不过威廉却丝毫不以为意,这就是强者的权力。

利奥十三世是第一个非贵族的资产阶级教皇(1878-1903),原名阿基诺佩契,生于罗马南部山区的一个中上等家庭。1843年,作为教皇格列高列十六世的全权代表,总领主教衔派驻布鲁塞尔,他曾访问过科隆、伦敦和巴黎,对欧洲的工业化和议会制度有所了解。1846年在佩鲁贾教区任主教。1853年任枢机主教,继续在佩鲁贾教区任职,1877年前往教廷,任事务长,开放梵蒂冈珍藏,鼓励研究圣经。1878年2月任教皇,他是梵蒂冈丧失教皇国以后当选的第一位教皇。

他在担任教皇的25年里,竭尽全力企图恢复教皇国,他曾向俾士麦、约瑟夫一世,甚至法国的第三共和国寻求帮助一起反对意大利。利奥十三世曾60次正式抗议意大利对教会的掠夺,直到20世纪他还坚持要求意大利天主教信徒执行“不参政”的政策(可见意大利人不爱国是有原因的)。

尽管利奥十三世利用其他国家企图恢复教皇国的努力完全失败了,但是他的确为罗马教廷赢得了新的道德影响力。1903年利奥十三世去世时,意大利和罗马教廷之间的“罗马问题”已不再是人们热情关注的问题。

不过此时的利奥十三世还正在忙着恢复“教皇国”的兴头上,为此他对威廉这个新教皇帝也表现出最大的尊崇,当威廉提到德国政府在过去十年中在西部地区打压天主教势力,并和梵蒂冈敌对时,这位慈祥的老人直接摆摆手,说道:“往事都已经不记得了。”

对于教宗再三提出的帮助恢复教皇国的要求,威廉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是话里话外留下了活口。

威廉表示,作为天主教世界最高的两位世俗领袖,如果约瑟夫皇帝和新晋登基的菲利普国王愿意就此采取行动的话,那么德国一定会重新考虑此事。

教宗对于威廉的答复感到满意,因为俾斯麦时代的德国政府历来是明确维护意大利的统一,而阻止恢复教皇国的。

结束了对梵蒂冈的访问后,威廉乘坐意大利国王的御用马车来到位于罗马市西郊的奎里纳尔宫。这座宫殿坐落于罗马七丘之一奎利那雷山,1871年罗马并入意大利王国后,这座原本是教宗的宫殿被改为国王的王宫。

翁贝托国王在克利斯皮首相的陪同下,以最隆重的方式欢迎威廉到来。这些在威廉看来自然是应该的,如果对于他这位能决定意大利命运的人还礼数不周的话,那反倒奇怪了。

在会客厅落座后,翁贝托国王首先对于意大利政府未能在法国对德宣战的第一时间给于友邦以支援而表示歉意,他说道:“这绝对是一起不应该发生的政治事故,而最主要的肇事者焦利蒂首相已经因此而被议会赶下了台。”

“陛下多虑了,以我国陆军的实力在一段时期内防御法国的进攻还是没问题的。所以,虽然贵国参战略晚,不过并不影响最终的结果。我代表全体德国人民对于陛下和意大利人民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于军事上的全力支援表示忠心的感谢。”威廉十分客气的回答道。

随后,克利斯皮首相主动提出希望能和德国续签三国同盟条约,并且还暗示他为了协调蒂罗尔-威尼斯铁路的事情,向国内的亲英派势力做出了很大让步。

对此,赫伯特自然是代表威廉感谢一番,不过随即威廉话锋一转说起了非洲问题。

“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大国地位,在海外拥有权益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两国是欧洲最晚形成的民族国家,因此错过了最早一波攫取殖民地的天赐良机,不过现在奋起直追并不算晚。由于我国在刚刚签署的《法兰克福条约》中已经和法国达成谅解,因此新的同盟条约一定是不能针对法国的。故而,我建议条约应该以三国在非洲和近东的一致行动做为基本出发点。”威廉十分坚定的说道。

威廉的一番话深合克利斯皮的心意,这位以手段强硬著称的首相一心想着在非洲扩张意大利势力,恢复罗马帝国荣耀,历史上,他为此付出了阿杜瓦战败的惨痛代价。——意埃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非洲国家击败白人殖民者并获得战争赔款的唯一战例。

“陛下的建议符合当前的政治形势,只是不知道贵国有无具体的行动方略?”克利斯皮首相不露声色的说道。

“我国的计划是这样的,德国支持哈布斯堡帝国和意大利王国在昔兰尼加和的黎波里展开行动,如果为此被迫和土耳其帝国爆发战争亦在所不惜。战争胜利后,两国平分土地,德国则在其他地区获得补偿。比如意属提格雷地区南端的阿萨布港。”赫伯特谈笑风生的说道,在外交场合他的“大师范儿”是越来越足了。

克利斯皮和翁贝托国王交换了一下眼色后说道:“不知贵国能为我国在北非的行动提供怎样的帮助?”

“既然对手是虚弱的奥斯曼帝国,我觉得只要我国能提供一笔优惠的战争贷款,剩下的事情意大利的将军们便可以解决了吧。”赫伯特很随意却显得十分亲切的说道。

“这的确是好主意。”听了赫伯特的话,克利斯皮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