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兵临城下谁领风骚(1 / 2)

北洋1917 大鹏金翅明王 1961 字 2022-11-20

王庚一手打造的中国参战军,原本的目标是把狙击手配置到每个班一名,但参战军一年多的时间从当初一个第16混成旅扩充到现在近三十个整编师,快速的扩军使得狙击手的培养远远跟不上当初的设想。

吴佩孚的第三集团军作为整个参战军中最精锐的一线主力部队,只做到把狙击手配置到排一级,第三集团军的无论是装甲师还是混成旅,每个排有一个两人制的狙击小组,一名负责观察指挥和保护,另一名主射手则装备了带4倍光学瞄准镜的m1伽兰德半自动狙击步枪。

要说美军的狙击枪主要是用精度好的m1903春田式步枪加装光学瞄准镜而成,手拉栓式的春田式狙击步枪在王庚的参战军中却成了昙花一现,因为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出现,中国参战军主要装备的是加装了光学瞄准镜的m1伽兰德半自动狙击步枪,八发的弹匣容量,半自动的射击方式,都使得弹匣容量为五发子弹的手动春田式狙击枪在中国参战军中无用武之地。

李富贵这个虽然是骑兵营,骑兵们装备的是短枪管的m1伽兰德半自动骑步枪,但骑兵营各连的狙击手,装备的可是标准枪管长度的伽兰德半自动狙击枪,射程和威力丝毫没有降低。

一战这个时候各**队的狙击手已经初露雏形,但是唯有沙俄和日本的军队却都没有配备专职狙击手和狙击步枪,图哈切夫斯基的苏俄红军第一集团军便是如此,因此只能调集部队中的神枪手用普通的莫辛纳甘步枪客串,好在图哈切夫斯基临机一动,下令把部队里各级指挥员的望远镜收集起来临时调配给神枪手们观察目标用,希望能使得他们发挥出自己的射击水平。

图哈切夫斯基的要求不高,这200名神枪手,哪怕每人只干掉一个敌人,对方那个联军骑兵营就得损失三分之一的兵力,这样打下去,自己的大部队一觉睡醒,镇子里的敌人都被神枪手们消灭完了。

图哈切夫斯基成为苏俄红军东方面军晋升最快的年轻将领,跟这厮的军事才华有密切的关系,虽然他的部队没有进行过狙击作战,但这厮脑子活的很,为了保护神枪手和节省射手的体能,他派了一个营的步兵给这200射手当盾牌,每个射手配两名步兵战士,除了用临时伐来扎起来的短木排当盾牌之外,这厮还凑了几百把工兵锹给这些战士准备在战线上挖单兵掩体,尽量保护住射手不受威胁。

苏俄红军的神射手们清一色使用的是莫辛纳甘步枪,型号m1891步兵步枪,生产年份1891-1926,全枪长1308mm,带刺刀全长1738mm,空枪重4.22kg,枪管长800mm,枪口初速615m/s,m1891型步兵步枪是俄国第一种无烟型步枪,结构简单粗糙,但可靠,射击精度也不错,缺点是笨重,因为枪声清脆,好像清水滴入池塘,因此得了个“水连珠”的诨名。

在王庚前世,苏军以1930年投产的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为基型枪,将拉机柄加长并由直形改成向下弯曲的形状,在枪的左侧安装瞄具座。30年代中期,将机匣外形改成了圆形,使安装瞄具座更加结实。

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4倍,物镜直径30毫米。配用pe型4x瞄准镜(俄文Пe,其实是德国蔡司的仿制品)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重4.6千克,而配用结构较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pu(俄文Пy)型3.5x瞄准镜时,全枪重4.27千克。电影《兵临城下》中主角瓦西里使用的就是“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

而同样在王庚前世,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特等功臣张桃芳曾使用这种步枪,以442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下了志愿军冷枪杀敌的单人最高战绩。而且张同学当初用的那支枪,乃是1944年生产的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还不带光学瞄准镜。

这会儿还是不知哪个时空里的1918年,草创中的苏俄红军手里最新型号的莫辛纳甘步枪也不过是m1891哥萨克和龙骑兵步枪这两种骑步枪,都是配发给骑马部队使用的:哥萨克步枪配发给骑兵使用;而龙骑兵步枪则配发给马上步兵使用(平时骑马机动,作战时下马射击).两者的差别并不大:龙骑兵步枪标尺周围有护木保护,并配有刺刀;而哥萨克步枪没有刺刀,在弹膛部位有"kА3."的铭文(俄语ka3akn?哥萨克的缩写).

为了追求射程,图哈切夫斯基挑出来的这些神枪手们不但原来的步兵,就是骑兵里的神枪手也换回了m1891步兵步枪,几乎所有的从步兵步枪改短后而来的骑步枪因为枪管短,初速和射程都略逊于步兵步枪。

苏俄红军这支莫辛纳甘步枪使用机械瞄准具的有效战斗距离是400米,而如果能加装光学瞄准镜的话,有效射程将达到800米。当然,不排除像张桃芳同学这样的牛人,仅仅使用莫辛纳甘步枪的机械瞄准具就能干掉600-800米距离内的敌人。

作为联军中国第一装甲师混成骑兵旅骑兵营的狙击手们,装备的是加装了4倍光学瞄准镜的m1伽兰德狙击步枪,有效射程同样是800米,但是别忘了伽兰德步枪是世界第一种半自动步枪,只拉一次枪栓子弹上膛,就能一发一发的连续射击八次而不用再拉枪栓,从火力持续性和二次射击的反应来说远胜于手动步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