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奸似忠(2 / 2)

汉未央 悲伤的白娘子 1657 字 2个月前

郗愔有些不高兴,驳斥道:“什么叫困守一方谋一己之私?超儿,难道为父在你眼中竟是如此不堪么?”。

“那倒不是”,郗超笑了笑,道,“想我郗家在祖父手上声名鹊起,最难得的便是那份忠诚体国的好名声,祖父在世时曾对父亲多有称赞,父亲的心胸和见识,自然胜过儿子多矣!”。

尽管这话郗超说得言不由衷,不过做父亲的郗愔听了去,心里头却分外的高兴。

开怀大笑两声,仿佛笼罩在徐兖头顶上阴霾在一瞬间烟消云散,随后郗愔谓儿子郗超道:“说起来为父与桓温也算旧识,好吧,既然大势不可违,总得有取有舍,为父就在京口静候朝廷诏书”。

谈笑之间乾坤定,有了郗愔这句话,朝廷心忧多时的徐兖祸患终告消弭。

大事毕,无论郗愔还是郗超,心里头都彻底放下一个大大的包袱。

郗愔还有心留儿子在京口小住几日,但郗超不愿再行耽搁,只道来日方长,将来少不了一家子团聚的时候,竟只在刺史府上匆匆用过一顿午饭,紧接着依旧只身打马返回建康。

次日一大早郗超便在府邸求见了桓温,向他详述了此次京口之行的经过。

桓温听罢大喜,当即面赞郗超办事利索,然后好一番温言嘉勉。

郗超仅仅淡然一笑,显然没把这些放在心上。

等桓温说完,郗超正容相问道:“明公,徐兖既平,刺史州郡的大族不复存在,下一步棋准备如何落子,明公可有考虑?”。

桓温并不忙于作答,别有深意地看了郗超一眼说道:“景兴还是昔日那个景兴呀!换了别人,既已博得羽林中郎将的前程,必不肯多嘴当着老夫的面问起此事,可见景兴仍在处处替老夫打算”。

“在下寄满腔抱负于明公,自然要设身处地替明公着想”。

这话要换了别人说出来,多半为溜须拍马的意思,但从郗超口中说出来,却显得自自然然又理所当然。

桓温好一阵感慨,良久歉然道:“自景兴出任羽林中郎将始,不见你勤与荆州互通消息,老夫说句实话,未尝不曾心疑过你,今日方知你本色依旧不改,却显得老夫多疑了!”。

“明公哪里话!”,郗超忙道,“能与在下推心置腹说这些,足见明公的气度”。

桓温一笑,不再言语,他知道郗超主动留下来肯定还有话要说。

“明公,如果我所料不错,接下来朝廷应该重划州郡,再议迁都了,中枢强势的局面隐然已现”,停没片刻,郗超接着说道。

“正是”,桓温答道,“这也是你我生平夙愿,如今呐,眼瞅就要得以实现!”。

一瞬间,郗超的脸上虽然依旧不动声色,但内心的澎湃激昂半点不亚于桓温。不过,一直横亘在心头的隐忧立时将他拉回现实,让他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日思一进,以明公的英明神武,区区台阁首辅必定不是最终归宿,方镇大族剪灭,中枢可称之为掣肘者,唯有谢家”。

桓温估计郗超要说的就是这个,微闭起双目默然片刻,看上去在深思郗超方才所言。

良久,他双眼骤然睁开道:“苻坚还未彻底荡灭,更有强燕未除,凉、代等鼠辈为王,眼下,还不到时候呀!”。

“也是”,郗超道,“褚家、刘家、太原王家,甚至江左大族,这些高门皆与谢家休戚与共,且谢家在中军当中树大根深,若要急切动之,难免伤及国本”。

桓温对郗超的这番话颇以为然,道:“这还是其一。至于动不动谢家,景兴呀,老夫说句心里话,谢朗这个人至少在眼前算得上一份难得的助力。要是没有他,想来老夫可能至今仍在荆州窝着”。

郗超何等聪明的人,哪能看不出来?

说起来,如今盘踞在大晋中枢的褚家、刘家、太原王家等各门各族,也只有谢兵部这个人能牵动和协调诸家的态度。

至于尚书令、台阁次辅褚歆也好,还是中书令刘琰也罢,甚至吏部尚书王述,这些人长久以来在内心深处是极为忌惮桓温坐大的。

“谢兵部这个人的地位何其微妙,一时恐怕无人能代替!”,郗超最终叹道。

“是啊!”,桓温深吸一口气后道,“老夫始终丢不掉对此子的戒心,但从此子历来的所作所为看,他却对老夫毫不提防,难道我们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桓谢两家渊源不浅,老夫也希望能够善始善终”。

“大奸似忠,多加防备总不会有错”,郗超道。</dd>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