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庐陵王风波(二十二)(2 / 2)

混在大唐 纯洁人生 1766 字 2022-11-22

吉顼笑道:“徐舍人快快请坐,来人啦,上茶!”

徐平不敢在上官面前品茶,赶紧说道:“吉中丞,这麻袋里可是今早的投书,圣上让下官送到您这里来,还请收下!”

随即徐平取出交接文书,让吉顼盖印。

吉顼自然不能轻易盖下他的大印,便亲自走上前,打开麻袋,一看之下,便愣住了,怎么这么多?便问道:“这里是?”

“秋匦的投书,圣上让下官交给中丞,让中丞彻查此事,一共是两百三十八份,中丞让人点点吧。”徐平缓缓说道。

吉顼随即喊来杂役和主簿。登记造册,并一一区分开来。清点完后,数目都对。吉顼这才盖了大印,徐平也赶紧回去用午膳了,再要耽搁下去,估计连汤都没有了。

徐平走后,吉顼这才坐下来,一一翻看,当看完第一份之后。心中顿时一惊,这到底是谁投的书。这不是添乱吗?随即一想到女皇让他彻查此事,到底是彻查投书之人,还是投书里面的人?

但不管是哪一种,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已经写好的奏疏也不可能不上,更何况,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的富贵都在魏王身上,既然如此,那么他这个马前卒就应该有马前卒的价值!

魏王府。

曹御医领了旨意,便来到了魏王府上,在杏林里,谁人不知魏王府姜妃的医术是何等高明,不说那望、闻、问、切的神技。就是对于病理的分析,也是独树一帜,大多数医者都是治标不治本。而姜妃却能根治标本,其深层次意义,就在于姜妃能够把病情分析个透彻。而且已经远远超出了历代医者,就是太医署的御医们,都经常光顾济世堂,跟姜妃探讨医术。而姜妃也不会敝帚自珍。按照姜妃所说,医术只有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应用。才能更进一步。

当然姜妃所说,其实就是武柲所说,而且还应该加上一句,最好的医术是用来济世安民的,最好的医者的心胸应该无比广大的,就如同白衣女神一般。

也正因为如此,姜出尘总爱穿白衣白裙,甚至就连那亵衣亵裤都是白色的。

如此一来,曹御医虽奉旨来到了魏王府,其实只能拜见姜妃,探讨医术,至于诊治魏王,他那张老脸还要见人呢。

于是,曹御医拜见了姜出尘后,只字未提诊治之事,便就伤寒的病理跟姜出尘探讨。

早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便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传至后世多有轶散,就如同华佗的《青囊书》一般。不过关于伤寒的医术流传至今,所以曹御医对此也有些研究,每次跟姜妃讨论,他都能收获良多。

姜出尘不知道曹御医来府中做什么,这些个御医一般可都是去济世堂的,很少有人来府中。在济世堂,因为穷人看病可以赊欠,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义诊,而且姜出尘也会坐诊一两个时辰,凡是神都的所谓神医和御医都会前去交流,久而久之,济世堂便开始有神医义诊,有御医义诊。

当曹御医问到伤寒之时,姜出尘顿时来了兴趣,她的医术能够超越前人,最主要的,还是自家有个“无所不能”的男人,他虽不懂医术,但一些医术思想却让她深受启发,如此一来,多年研究之下,她的医术才有了今日的成就,而且等医学院一开,她这第一任院长将会名垂青史!她,一个乡野丫头,也能名垂青史,想起这个,都让她兴奋。

如此,便在杏林院内,二人探讨起了伤寒,也是这一次谈话,几年后,曹御医终于悟出真谛,在伤寒方面做出了显著成就。

梧桐院厢房内,高力士陪着一个老太监,正是送来珍稀药材的高老太监。

此刻,高老太监正在传授高力士一些经验,他曾服侍过高宗皇帝,所以身为太监,他的经验是很丰富的,如今高力士服侍魏王,而魏王如果不出意外,那便是将来的大周皇帝,那么高力士这个义子的价值就非同一般了。早早地搞好关系,总比等魏王入主大内之后再去培养感情好吧。

高力士也是非常感激高老太监,要不是把他送到了魏王府,他估计都已经饿死了。所以此刻他十分恭敬地听着高老太监的絮絮叨叨,脸上依旧是一副谦恭的面容。

此时正是午膳时间,高力士端来了魏王府的午膳,高力士是贴身太监,所以待遇比较好,故而每一餐都有肉食。高老太监看到饭菜,便问道:“力士啊,这魏王府每一餐都有肉?”

高力士随口说道:“恩,每一餐都有,就是那些杂役,每隔七日都会有一顿肉食。”

高老太监心中顿时不是滋味,感情这魏王府的伙食比皇宫大内都好啊,像他这皇宫高品级太监,也就每个三日才会沾一次荤腥,每隔半月才会有一次肉食。

不过,这让他更加认定了魏王,魏王不是一般人,如此大度之人,登了帝位,也一定会对宫人好的。(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