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被围忻口(2 / 2)

汉瓦 风之清扬 1304 字 2022-11-22

夏侯惇道:“军令如山,岂可因人情而废之?”遂不听裴潜劝说,乃斩秦琪之首级,悬挂于城门处示众,众皆悚然。

靖军已突破黄河,下一个进攻的目标便是晋阳。魏军在并州的兵力虽然不处于弱势,但分散于南北,李通驻守河东,张燕驻守雁北,徐晃屯扎于平阳。夏侯惇很清楚,这种局面最容易被靖军捉住机会,各个击破,当务之急就是得收拢军队,将并州的军队抱成团,这样才能避免被逐个歼灭的危险。

不过河东郡的李通部暂时不能调动,虽然说靖军张任部已经北上三河郡,但潼关风陵渡附近还是有着靖军的大队人马,一旦弃守风陵渡,后果不堪设想。现在能调动的兵力只有雁北的张燕和平阳的徐晃,夏侯惇已经在第一时间下达命令,要他们向晋阳靠拢。

西河那边地势险要,一旦被靖军占领,再想反攻回来势比登天,提起西河,让夏侯惇心塞不已,这个混帐秦琪,轻易地就放弃了西河,让靖军如入无人之境,原本依托黄河天险据守河东的魏军现在变得被动之至,这家伙真是死有余辜。

夏侯惇咒骂了几句,却又无可奈何,既然事已至此,他还得再思虑应对之策。张任志在晋阳,从西河东进,必走娄烦,而娄烦口则是晋阳西面的唯一要隘,夏侯惇立刻派夏侯恩率兵一万前去守娄烦,阻止靖军的东进之势。

┄┄┄┄┄┄┄┄┄┄┄┄┄┄┄┄┄┄┄┄┄┄┄┄┄┄┄┄┄┄┄┄┄┄┄┄┄┄

张燕在官渡之战时归降了曹操,被曹操封为平北将军,安国亭侯,做为黄巾贼寇出身,张燕的归宿无疑是最好的,不但爵禄优厚,而且一直是手握重兵,被曹操付以北方边塞的要职,在雁门关抵御鲜卑人。

做为平北将军兼任雁门太守,张燕是受并州刺史、河东都督节制的,夏侯惇的一纸调令,张燕不得不集结军队,向晋阳开拨。靖军兵临西河,这远比塞外的鲜卑人入侵更为紧要,放弃雁门,力保晋阳,这就是夏侯惇的策略,张燕也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不过张燕的五万军队分别驻扎在雁门关一线的数个要塞之中,离的最远的,就是孙轻王当所率的五千人,驻守在雁门最北的白登,撤军的命令下到那儿,最快也得两天时间,再加上收拾行装,没有个四五天孙轻王当根本就赶不回来。

有人建议张燕不必再等孙轻王当,大部队立即开拨,但张燕这个人十分地念旧,孙轻和王当可是在黄巾起义时就已经追随他的心腹,张燕无论如何也不能弃他们于不顾,何况靖军现在远在西河,尚不可能对雁门军构成威胁,故而张燕在马邑盘桓了四五日,一直等到孙轻王当从白登赶了回来,才整点军队望南开进。

张燕率部一路疾行,刚赶到忻口的时候,突然就遭遇到了靖军的大队人马,被团团围困在了忻口。

忻口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四面环山,地势十分地险要,是再理想不过的伏击地点。四野全部渡河之后,张任并没有急于进攻魏军已经严密防守的娄烦,而是大范围地迂回到了魏军的后方,掐断了晋阳和雁门之间的交通要道——忻口。

并州有着两山夹一河的特殊地形,两山就是东面的太行山和西面的吕梁山,一河就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这一特殊的地势造成了古往今来并州只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官道,而忻口就位于这条官道的咽喉之处。

张任早就研究过魏军在并州的布防情况,虽然夏侯惇掌控的军队有接近二十万的兵力,但南北分布在四个点上,彼此之间相互孤立,这就给靖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张任断定夏侯惇一定会收缩兵力,重点来保卫晋阳,于是他当机立断,尽起四野的主力,绕过娄烦,经羊肠仓赶赴忻口,在忻口扎好了口袋,只等张燕来钻。

在忻口设伏的同时,张任又令李严张翼率新四军团前往忻口以南五十里的东岭关,担任阻援任务,以阻击来自晋阳的增援之敌。

张燕急着赶路,率军一头就撞进了靖军的埋伏圈,四面杀声四起,将张燕的五万大军团团困住。

靖军在忻口设伏有十二万人,其中还包括两万骑兵,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张燕率部左冲右突,也无法突破靖军的封锁线,激战了一个上午,魏军伤亡殆半,尸横遍野。张燕剽悍过人,英勇善战,虽处困境,却也不甚慌乱,沉着应战,一边命令长枪兵结阵,用密集的枪林抵御靖军骑兵的冲击,一边徐缓后退,全军退至一坐土山之上,凭险据守。同时又派出悍勇之士,在乱军中突出重围,向晋阳的夏威侯惇前去求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