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1(2 / 2)

25岁~30岁是确定人生道路最重要的年龄,既有基本的人生经验,又有冒险的勇气,负担轻,顾虑少,敢于行动。如果30岁之后才确定人生方向,一般来说,就很难有大的作为了(这不是定论,不都如此)。而绝大多数人却在30岁~35岁才慢慢明白人生的方向,结果只能过着草根阶层的生活,尽管不能说穷困潦倒,曾经的梦想却几乎完全远去,只能在养家糊口中度过人生。

年龄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成功要素。拿红军长征来说,从有关史料中看到主要原因,是博古的错误领导,迫使红军做战略转移。有多少人注意到了,他成为**中央的总负责人时,才24岁?以一个24岁的年轻人来领导中国革命,除非他雄才大略,否则断难成功。

中国革命涌现出一大批青年才俊,**24岁任军团长,肖华18岁任师长。不过要注意,他们都是在**的领导之下,才做出那些成绩的。1935年,**42岁,周恩来37岁,革命思想已经完全成熟。**26岁才来到北京,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

霍去病18岁击匈奴,那是因为他在汉武帝的领导之下,当时汉武帝35岁。朱元璋28岁成为十万大军的统帅,但还没有能力争夺全国统治权。项羽是一个英雄,24岁便成为反抗秦朝的群英领袖,靠的是勇冠三军的气魄和勇猛,智慧上却远不及刘邦成熟,结果在临近30岁时,被刘邦打败,自刎乌江(当时刘邦54岁)。年轻的雄主始终是凤毛麟角,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不朽功勋,却在33岁就死了。

年龄当然不是绝对因素,但必须作为重要的考察标准。中国政府为了保持领导干部的年轻化,对干部选拔有一个年龄要求,一般干部超过45岁不再予以提拔,满38岁者,亦不再晋升为团长,难道不能说明年龄的重要性吗?

如果一个人在二十来岁对此有所认识,有所警觉,即使不能走前三种人生道路,第四条路还是可以选择的。就笔者的观察,那些贸然踏人第四条道路的草根(普通人),都获得了不菲的财富,尽管不能算做富豪,称为百万富翁还是基本恰当的,大致能满足家庭的需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算一种成功吧。

关于第四条人生道路

美国的大富翁约翰·洛克菲勒有一个故事。他自己出差总是住普通饭店,他儿子出差却总是住五星级宾馆。记者就问:“你们父子为什么不同?”洛克菲勒说:“因为我儿子有一个有钱的爸爸,我却没有。”关于第四条人生道路,我们就从这里开始讨论。

咱普通老百姓人数多,受教育程度低,进不了政府机关,只能给企业打工,没什么保障。一些非赢利机构也在转变成企业性质,给企业打工的人就越来越多。多数情况下,工资只够养家糊口。是继续打工,还是创办一家企业,成为有产者,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是富爸爸,更甭提什么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了。我们能过上的最幸福的生活,就是平安、富足、自由、健康,如果能对别人有点帮助,那更好。我们也非常喜欢人民币,它却嫌贫爱富,不大理睬我们。

眼下的中国,在政府部门工作总是比给企业打工强,至少老了有个保障。如果命运不济,只能给企业打工,尤其是在中小企业(还有小小:企业、个体户)打工,连“平安、富足、自由、健康”的生活都难以完全保证——本书就对你有用了。

如何成为有产者,可能是很多人一生的梦想。我们经常跟孩子说,一定要好好读书啊,那样才能找到好工作,却不知道,只有不到20%的有产者在学校期间是优等生。优等生可以找到好工作,却未必能够成为富翁。目前的中国,70%的富翁不是靠工资,而是靠拥有自己的企业。

至于中产阶级,一是标准不够明确,二是数量也无法统计,眼下也不足以形成一个阶级,所以这里略过不论。大概年收入30万元以上者,经过10年积累,可以步人中产阶级。

也许,你需要先认真想一想,是要创造财富奇迹,还是想过富足、轻松、自在、普通的草根生活?如果是前者,非常抱歉,本书显然不:适合你。媒体总爱渲染那些财富神话,去年还负债累累,今年公司就上市了,而腰缠万贯,成为社会楷模。媒体为了吸引读者,不得不那么做;概率论却告诉我们,多数人创造不了奇迹。如果那些神话让你备受鼓舞,不要忘记一个事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