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线局势(2 / 2)

华夏海权 终极侧位 1614 字 2022-11-22

“再过几天,他们海空军就应该接近极限了吧?前不久刚刚和意大利海军打了一仗,蒙受了一定的损失,还要负责整个两个登陆场的火力支援,还真难为奥匈帝国了。以三流的海军规模支持了这么久,这些战舰是时候回去了。”蒙哥马利摸摸下巴,有了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自从登陆战打响以来整整一周多的时间,英国人并没有采取大的行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忌惮对方的海空军。不过到现在,似乎问题已经解决了,奥匈舰队和空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这次海军战舰回去可不是加点炮弹稍微保养一下就可以出来了,按照前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推算,奥匈舰队的主炮和副炮的火炮寿命应该已经接近极限了,一般而言,主炮的寿命在180发全装药左右。而副炮的寿命(6寸级别火炮。)在500发左右。虽然打高爆弹会比较节省,但是关键是,这些火炮也不是开战前刚刚换的新火炮,所以这回回去,奥匈舰队想要再出来怕是没那么容易。

至于空军方面吗?英国人发现奥匈帝国的空军表现比之前还不济!开始还以为奥匈帝国在保存实力,但是随后,英国人发现奥匈帝国空军是真的不行了。而造成战场颓势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要概括来说的话,基本上可以用内外交困来形容。外因是因为奥匈空军经过长时间的空战也消耗颇重,虽然开始的时候费迪南抱着摘桃子的心理参与这场战争,但是空军方面还是十分尽力的。经过长达2个月的空中较量之后,奥匈帝国因为各种原因彻底损失的飞机总数已经有800多架!损失机组600多个。受伤的飞机也达到了400多架。而这段时间里补充的飞机数量不过500架左右。这让国力本身就比较有限的奥匈帝国大呼伤不起。飞机损失先放到一边,600多个机组的损失可谓是真的伤筋动骨了!飞机花点时间就造出来了,飞行员怎么办!

如果仅仅是外因的话,还不至于让奥匈空军如此虚弱,真正釜底抽薪的是德国人对奥匈帝国的飞机发动机供应出现了问题!飞机发动机自从面世后就一直是工业技术的最高代表,试问历史上2战中能造好发动机的国家能有几架?也不过英美德三家而已,苏联发动机是凑合,日本、意大利的发动机就比较悲催了,和前者根本没法比。(法国是没发力就被灭了,但是论技术的应该也超不过德国。)虽然这个位面奥匈帝国活了下来,但是工业本身只能用一般来形容的奥匈帝国在高性能发动机方面的短板却是没法弥补的,所以先进发动机只能进口德国。

正常情况下发动机供应却是没问题,但是奈何德国人也在打仗。发动机消耗了也十分巨大。尤其是那不勒斯战役和刚刚结束的班加西外海海战,德国空军损失都不小,急需补充大量的飞机,不少损毁的发动机也需要更换。而德国并没有转入战争动员之中,所以情急之下想要扩大发动机产能也是很困难的。到现在,各种配件和发动机吃紧让德国人自顾不暇,哪还有多余的产能给盟友?结果在最近的一周中,奥匈帝国获得的发动机不过才200台左右,一周的空战中平均损失的飞机就有100多架,再加上更换受损的发动机和正常消耗,这点发动机根本就不够用。出勤率大减也是很正常的。

除了发动机之外,燃油和润滑油的供应问题也日渐突出,红海航线还是受到了意大利东非航空队的影响,罗马尼亚和外高加索的油田被优先供应给德国人,奥匈帝国除了奥地利有点小油田之外,所需燃油只能进口。战争打到了现在这种程度,奥匈帝国已经进入了吃库存燃油的情况了。出勤率自然进一步下降。而正因为空军的严重瘸腿,加重了海军的火力支援负担。在战争进行到这一步后,奥匈帝国的海空力量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程度。而英国人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周宣少将的部队到了什么位置?他们对付这些山地步兵应该没什么问题吧?”蒙哥马利问道。华夏还是很讲信用的,最终决定介入地面作战,一个师级编制的战斗群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来到了法国,然后再进入意大利在热(百度)那亚港登陆之后顺着铁路线到达前线,按照双方的约定,华夏部队将作为北线进攻的矛头,从巴戈利诺出发攻击位于特伦托的奥匈帝国北线部队。而英国陆军将负责南线的攻击。而英国人将从博洛尼亚、伊莫拉一线向北攻击在加里波第港登陆的奥匈部队。

感谢书友ranky、飞跑的小猪的月票支持~~~。第二更奉上~~~。(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