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天行健(1 / 2)

神话三国 庄不周 1602 字 2022-11-23

荀彧如梦初醒,看着失望的刘辩,臊得面红耳赤,掩面而去.

回到自己的大帐中,荀彧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惭愧不已.

刘辩说得对,他一直在恳求刘辩不要清洗儒门,一直希望刘辩给儒门一个机会.可是他忘了,刘辩给他反省的机会,给他改正的机会,却不会给儒门以任何仁慈.如果儒门不能达到刘辩的要求,无法实现刘辩的目标,不管他怎么恳求,刘辩都不会留下儒门.

哀求是求不来儒门的希望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儒门要想生存下去,就要使自己强大起来,而且要不断的变强.只有如此,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如果才能自强?荀彧很自然的想起了历史.

在儒门的发展史上,儒门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天下学术之始,儒门领风气之先,也承受了最多的打击.先是有墨门发起挑战,随即又有法家挑战,到了汉代,又遇到了道门的强力阻击.儒门能够独尊儒术,一统学术,是因为儒门吸引了其他各家的学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汇贯通,这才脱颍而出,取得独尊的地位.

那么,现在儒门的对手是谁?其实只是刘辩一人而已.刘辩没有学术,但是他有强悍的实力,足以让满腹经纶的他,长,风,文学"//cfwx"target="_blank">cfwx甘拜下风.要想战胜刘辩,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拥有比他更强的实力.

如果才能拥有更强的实力?首先要分析刘辩是如何获得这样的实力的.

荀彧没有把刘辩作为一生之敌,但是他对刘辩一直很关注.对刘辩的几次破境过程.他都做过反复的分析,只是当时限于眼界,又是间接得来的消息,他对刘辩的了解并不全面,对刘辩本人在想什么更是知之甚少.现在和刘辩朝夕相处几个月,他亲眼看到刘辩的一举一动,亲耳听到刘辩的一言一语,更有机会和刘辩促膝而谈,对刘辩的了解绝非之前能比.

刘辩的破境过程和他的思维方式有相似之处.刘辩不像他一样有固定的成见,也不像他一样排斥与自己固有想法不同的东西.刘辩能够接受新事务.常常保持一种对大道的敬畏之心.保持一份谦虚,同时又充满勇气,敢于不惜一切代价的反击.

正是这份敬畏,正是这份谦虚.他才能兼取百家之长.

正是这份勇气.他才能力挽狂澜.与戏志才决战于龙渊,在龙渊水中孵化巨龙,又从巨熊掌中救出卡乌捷.于真气耗尽之际悟出先天十三势.

与刘辩相比,我是不是顾忌太多,不够决绝?是不是过于保守,固步自封?

荀彧托着腮,眼神闪烁,却根本没有注意到身边的任何东西.他的目光仿佛照见了自己的内心,看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诸多污垢,这些污垢堵塞住了他的心灵,也蒙蔽了他的眼睛.

原本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正大光明,我看到的不过是最微弱的星光,不仅不能和太阳相提并论,就算是比起月亮来也相去甚处.

荀彧觉得自己眼前一片黑暗,就像黎明前的黑夜,黑得让人窒息,却又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

杨凤,董白一口气杀出两千多里,一直杀到金微山东麓,这才停下了脚步.

沿途的鲜卑部落有的忘风而逃,逃得慢一点的都被他们杀得落花流水.鲜卑人从来没有想过汉军会突然出现在这里,根本没有一点准备,仓促之下,被杀得血流成河.

杨凤感慨不已.这一仗打得爽,俨然有几分当年霍去病横扫河西,纵横万里的快意,而鲜卑人就像当年的匈奴人,只能唱着悲歌,望风而遁.

看着天边连绵起伏的山峦,杨凤向往的叹了一口气.

"可惜,粮草不足,否则我们应该一直杀到西域."

郝昭勒住了战马,将雕弓放下箭囊,爽朗的大笑道:"将军,一定会有这一天的.有陛下这样的明君,恢复西域三十六国,甚至走得更远,都是有可能的."

郭淮也附和道:"伯道说得对,等平定了山东,我们就能有更多的粮草辎重,自然能走得更远."

杨凤回头看看这两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笑了笑,没有说话.他当然知道刘辩可以走得更远,一旦平定山东之后,他们也有更多的后勤支持.可是,这个机会未必还会落到他杨凤的头上,征西将军张辽是刘辩的同窗,现在更是长公主的夫婿,是刘辩亲自选中的大将.征西这样的任务,自然要留给张辽来做,哪会给他一个黄巾出身的将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