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由政治谈到贸易,这里面又分为两大类:政府间贸易和民间贸易。民间贸易方面,因为全面放开的条件还不成熟,朱由检提出,大明需要指定几个港口,葡萄牙商船只能在这几个港口与中国商人做生意,否则视为走私。当然为了让葡萄牙人得到实惠,遵照两人之前的约定,十年之内,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对葡萄牙人完全免税,这样也就没有走私的必要了。
按理说,这个条件已经够优厚的了,但是若昂仍不满足。对于葡萄牙人来说,他们就是以远洋贸易起家的,殖民地遍布亚洲、非洲和南美,当然掌握着不少值得推销的商品。比如产自葡萄牙本土的橄榄油、葡萄酒、工艺品,印度的地毯、挂毯、彩绘花瓶,香料群岛的胡椒、肉豆蔻、桂皮,莫桑比克的腰果仁,安哥拉的紫檀木,佛得角的龙虾,以及新大陆的各种作物。
但是在与中国人做贸易的过程中,葡萄牙人痛苦地发现,中国地大物博,几乎各种商品都不缺乏,实在没有的东西也不稀罕,葡萄牙人的货物在中国销路很差,有时甚至根本卖不出去。而中国出产的瓷器、茶叶、生丝等商品,欧洲需求极大,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价格也很昂贵,因而葡萄牙在对中国的贸易中连年保持巨额逆差。
所以若昂要求,民间贸易造成的逆差,必须从政府间贸易中得到补偿。
朱由检对其他商品都不太感兴趣,惟独对玉米、马铃薯、红薯等高产作物情有独钟。虽然他已经在泾阳小范围地试种了一部分,但数量太少,而且种子都是从台湾带过去的。台湾是热带地区,而这些作物都适合在温带生长,因此品种不佳,收成一般。如果能直接从新大陆进口原种,朱由检当然求之不得。因此对若昂的请求,他也没太多想便一口答应,表示可以由官府出面大量引进这些作物。
但若昂不愧是个谈判高手,看出朱由检的意图后,马上狡猾地提出:葡萄牙需要所有商品都在中国打开市场,而不是其中的一两种。而且出于运输和成本等方面的考虑,抵达中国的商船也不可能只携带新大陆的货物,大明要买就得把整船的货物全买下来,并且价格没有商量的余地,葡萄牙人要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换句话说,他对老百姓卖不出去的货,朱由检全得兜着。
朱由检一听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心想这不就是搭配销售么?除了粮食作物之外,其他商品基本上都是奢侈品,价格不菲不说,用处也不是很大,等于白花不少冤枉钱。有心拒绝,但若昂的态度却十分强硬,一步也不肯退让。
朱由检不禁有些埋怨自己谈判经验不足,让葡萄牙人摸清了自己的底牌。好在朱存棋机敏地插言道:“这一点我们可以同意,甚至也可以不讨价还价。但是贵国提供的商品必须是质量优良的,要接受我们的检验,然后才能下船。”
若昂对本国的商品质量还是蛮有信心的,当即满口答应。朱由检心里还在想,这些东西质量再好,用不着也白搭呀。正在犹豫之际,却见朱存棋对自己使了个眼色。朱由检当即明白,她肯定伏有不吃亏的妙计,只是现在还不能说。再一想和两国合作的大局比起来,就算在贸易上真吃了亏也值得,便点头答应了这一条。
当然朱由检也不能让葡萄牙白沾便宜,他提出在政府贸易中,大明指定的商品必须占据一定的比例。具体来说,就是良种马、大炮和战舰,这三样才是朱由检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