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 八道圣旨(1 / 2)

有明一代,除了“二祖”,也就是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以外,所有皇帝都是“守成之君”,极少主动对外用兵。除了庸庸碌碌之辈以及玩物丧志之徒外,仅有的几个勉强称得上“明君”的,也把精力侧重在“文治”上,军事方面则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顶多是“择其善者而从之”,也就是从阁臣的若干建议中选一个。但阁臣都是科举出身,知兵善战者微乎其微,他们拍脑袋做出的军事部署,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朱由检深知其中弊端,此时让群臣商议,也不过是做个样子。听他们说的都是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法子,朱由检心中冷笑,终于乾纲独断,做出一系列谋划已久的军事部署:

一,驻守山海关的边军暂时按兵不动,既不要救援蓟州和京师,更不要想着什么敌后空虚,分兵去攻宁远。

二,东江镇总兵黄龙立即率部渡海,对辽东半岛展开骚扰性攻击。但万勿与敌硬拼,如有大股敌军迎击,立即退回皮岛。

三,蓟镇边军死守天津卫,一定要保证京师至大沽官道的畅通,至少也要坚持七天。

四,京师立即戒严,三大营中的五军营和神机营移师城中驻防,三千营则把驻地更向西移,藏进京师西侧的群山之中,只留三千精骑随时听候调遣。

五,京师以南二百里内,所有府县同时戒严。百姓能往山区和南方疏散的尽可能疏散,地处平原、无处可逃的,只好避入县城之中。只有通州例外,通州城要放弃,趁着后金军还没打过来,要把所有百姓和物资尽快转移到京师。

六,大同边军移防宣府,与山海关一样,宣、大边军要暂时在宣府按兵不动。

七,山西、北直隶南部、河南北部、山东各地卫所,立即选派官军勤王,但那些老弱病残就不要来了,一定要选拔精锐士卒,宁缺毋滥。而且也不要来京师,到保定、河间二府集结就行了。其余各地官军暂时不动,尤其是陕西、河南南部、湖广北部官军,更要严守驻地,不可轻举妄动。

八,李定国、李来亨二将,要率部克服一切困难,尽快回师勤王。

这八条军事部署一经做出,立即又引发了朝臣的激烈反对。很多人认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鞑子大举入寇,正该调集所有官军拱卫京师;而按朱由检的部署,京师就只有三大营、五城兵马司和皇城警卫团这三支军队了。

五城兵马司只有一万人,皇城警卫团只有几千人,而且都是步军;三大营虽有十几万人,但经过前段时间的整编,只有五万多能战之兵,李定国和李来亨平定西南又带走一万,只剩四万多人。明军对后金以众击寡尚不能胜,以寡敌众还能有好果子吃?

而且若是辽东的城池受到威胁,这些大臣也不着急。但现在是蓟镇失陷,直接威胁京师!他们自己和家人、财产都在京师,别说鞑子攻破京师,就是在京师附近的村庄抢掠,他们也受不了,因为那些田产大多属于这些达官贵人。所以他们坚决主张与后金在蓟镇决战,实在不行,牢牢守住京师也行,反正不能让关宁铁骑、宣大边军这些吃皇粮的军队闲着。

但皇帝不为所动,阁臣之中的孙承宗、王在晋、袁可立、徐光启、周延儒与温体仁也都支持朱由检。这其中周延儒与温体仁并不知兵,但他们一贯是朱由检的应声虫;而其他几位老臣,则深知皇帝虽然年轻,但谋略、用兵远在诸臣之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