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开天工物(1 / 2)

这册崭新的《天工开物》,竟然是朱由检命人连夜将手稿送回京师,直接送到位于信王府的《京华时报》印刷点,让印刷工连夜排版印出的。\.\至于书中的大量插图,刻雕版当然来不及,是召集了十几名画匠连夜手绘临摹而成。到辰时终于装订成书,送回到宋应星手中。

别说宋应星自己,就连对朱由检比较了解的徐光启和顾炎武,也不明白皇帝为什么会这样重视宋应星和他的《天工开物》。

只有朱由检自己知道,宋应星可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通过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尽收于《天工开物》一书中。

这本书可谓是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集大成之作,称之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一点也不为过。

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谷物、纺织、染色、谷物加工、制盐、食糖、食油、陶瓷、冶炼、车船制造、铁器锤煅、煤炭、造纸、五金、兵器、矿物颜料、造酒、珠玉加工等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并配有大量插图,注明工艺关键,具体描述生产中的各种实际数据,重量准确到钱,长度精确到寸,著述之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旁人或许还不清楚这本书的重要意义,朱由检却是如获至宝。因为在中国古代,工匠做为一种职业,基本上都是父子相传的,尤其是明代设置匠户,更是强行限定了工匠的身份。做为赖以生存的手艺,工匠们自然不肯把祖传的生产工艺轻易示人,在客观上阻碍了生产技术的发展。一旦某户工匠后继无人,这门技艺就有可能永久失传了。

而宋应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以一人之力,搜集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让大批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得以流传。他尤其着眼于手工业和生产机械,这一点对资本主义萌芽和工业文明的发端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历史上的宋应星是生不逢时的,当时没有人理解他关注这些“微末小技”,更没有人重视《天工开物》这部巨著。明亡之后,满清统治者因为宋应星兄弟有反清言论,还把这部纯科学著作列为**,加以收集销毁,险些让这部划时代的巨著失传。

而现在朱由检穿越到此,还做了崇祯皇帝,自然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他不但要把《天工开物》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掌握书中的先进技术,更要让宋应星这样的科学家大展拳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要大力培养尊重科学、发展科学的社会风气。只有这样,大明才能赶上工业革命的世界浪潮,不至于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至于让宋应星研究铁路,这个确实有点超前了。因为以现在的科技水平,还不可能搞出蒸汽机,更制造不出能提供动力的火车头。但朱由检也不是好高骛远,他这么做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首先,铁路是全新的科技,如果能研究出来,绝对领先于世界上的所有国家。现在中国与西方相比,很多地方已经大大落后,如果跟在西方身后亦步亦趋,而不搞自己的创新,恐怕差距会越拉越大。而有了铁路这样的先进科技,中国就有了“一技之长”,在与西方的交流中就有了话语权,像被葡萄牙狠宰这种事,就会大大减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