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0月的仰光,雨季即将结束,仰光笼罩在一片灿烂的阳光之中,此时的仰光显得很是热闹,在仰光市的街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美国制造的“道奇吉普”在街道上奔驰,在远征军光复仰光后,随着美援的大规模到来,“JEEP”便随着租借法案在远征军以及中央军中被广泛使用,其广泛的程度,甚至会让人忘记一个事实“JEEP”是美国公司购进北方汽车工业特许生产权制造的。
呼啸的吉普上坐着的远征军官兵,对于缅甸人来说,他们早就习惯了中国远征军出没于仰光或者缅甸的其它城市,不过,除去中国远征军之外,在仰光的还有美军、英军,尽管在数量上无法与中国远征军相比,但是出手阔绰的他们,更受到商人们的欢迎。
在大多数时候,施逸文都喜欢步行,作为记者,他知道在步行的时候,能更直观的了解这座城市,仰光和中国城市是截然不同的,尽管那一个个中文招牌会让他生出身在国内的感觉,可是街道上的人们,那听不懂的缅语或者生硬的国语,却在提醒着他,这是在缅甸,在街道上还有一些穿着深蓝色警服的警察,根据施逸文的了解,现在仰光的警察学校正在培训一批新的警察,学校内的教官来自中国,更准确的来说是来自天津高等警官学校。
“现在在仰光,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机构,都有中国顾问,与其说是缅甸独立政府在动作这个国家,倒不如说是中国顾问在帮助他们让国家正常的运转!”
武达的话听在施逸文的耳中,让他的心里不禁涌起一阵骄傲,在来到缅甸的一周之中,他目睹着来自华北的顾问们,是如何让这个新生的国家维持正常的运行,在顾问的帮助下一个从不曾存在地国家,目前已经能够正常的运转下去,甚至在军事顾问的训练和指挥下,缅甸****作为远征军的盟友,已经能够承担一些作战任务——清剿雨林中的残余日军。
“我们现在所目睹是一个奇迹,一个国家的诞生……”
“这些话,你最好不要在和平饭店说,要不然,那些左翼人士肯定会把唾沫把你淹死!”
他口的左翼指的是国内的那些记者,在缅甸云集着来自国内的上百名记者,这或许是因为华北实施的严格的“随军记者”制度,从而使得许多报社为了报道战事,只能把记者往没有记者审查制度南方战场派遣,而那些记者又都集中在和平饭店。
毫不疑问,在仰光,除去缅甸临时政府和远征军司令部之外,没有什么地方比和平饭店更嘈杂的地方了,自仰光光复之后,在和平连锁饭店自缅甸临时政府手中收购了这家曾经的“敌产”后,云集在这里的不仅有来自中国的记者,同样也有许多来自美国、英国甚至还有苏俄的记者,这些记者们之所以云集于此,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整个同盟国事业中,仅有两个地方总是会传来胜利的消息,而对于美英等国的民众来说,无论是中国东北也好,东南亚也罢,或许距离他们极为遥远,甚至许多人压根就不知道它们在什么地方,但这里的胜利却像黑暗中的明灯一般,总能给予他们精神的鼓励,广播电台、报社自然知道民众的需求,他们自然便将记者派到这里。
在饭店的酒吧中,尽管沿是白天,但酒吧中便已经聚集了来自各国的战地记者,他们或是在等待着远征军司令部发放的战地采访许可,或是刚刚从战地回来,或者是刚刚抵抗,不仅有外国人,更多的却是中国记者,也许是因为同行的关系,使得他们之间有着诸多的共同语言。
“……美国不会输掉这场战争!”
在一片嘈杂中,施逸文听到一串英语,显然是一个美国人,他顺着声音看去,看到在一个圆桌边挤坐着五六名各国记者,还有两名中国的同行。
“只要有像中国军人那样的,最优秀的军人作为盟友,美国就不会输掉这场战争!”
冯克深信不疑的说道。
“我曾去过欧洲,也曾去过太平洋,不可否认,德国军人很优秀,在太平洋,在瓜岛,陆战队也很英勇,当然,日本军人的意志也极为顽强,甚至可以说是让人佩服的,但是在毛淡棉前线,我看到的却是一群比日军更英勇、更顽强的军人!”
冯克的语气中尽是浓浓的佩服,刚刚从毛淡棉前线归来的他。
“冯克,你这么说,未免也太过夸张了!”
一个英国记者,斟满一杯威士忌,显然他对冯克的夸张有些不甚满意,在他的话中,压根就没有提到英国军人。
“如果没有美国的武器,美国的飞机、美国的重炮,中国人……”
“我们很早以前就击败过日军!”
不满的声音从桌边发出,其中一个中国记者扶了下眼镜框。
“你们的报纸上过去曾说过,日本是一个三千年来都未曾被击败过的国家,显然,你们根本就不了解亚洲历史……”
听着那边的记者为美国人上着历史课,施逸文只是面带着微笑,作为记者,他更喜欢听,而不说,更喜欢用文字去进行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