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却道:“朕深知卿忠心尽职,然而,卿为朕出谋划策,袭取郓州,力保河津,后又建议乘虚而入,直趋大梁,这才使得朕成就帝业。这些功劳,又岂是百战之功可以相比的?如今,朕已贵为天子,岂能让卿连尺寸之地都没有呢?”
郭崇韬仍是执意推辞,李存勖只好把此事搁下了,只是改任李嗣源为镇州成德军节度使。
李存勖此次驾临魏州,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目的,就是搜集美女入宫。宦官王允平、伶官景进、郭门高、史彦琼、周匝等一到魏州,就分头出动,近至卫州、贝州,远至太原、幽州、镇州,四处秘密寻访民间女子,最后搜集了不下三千名美女。一时间,各州接连报案,天天都有民间女子失踪,张宪奏道:“各地妇女失踪者有上千人之多,臣担心扈驾诸军有人裹挟隐匿,请陛下下诏彻查。”李存勖却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予答复。张宪知道其中必定有鬼,但苦无证据,就只好作罢了。
李存勖在魏州住了四个多月,方才离开魏州。张宪发现,在浩浩荡荡返京的护驾诸军之中,平白地多了近千辆牛车,而且每辆牛车都蒙着厚厚的丝布,张宪猜想,那些牛车之中,多半就是那些失踪的女子。
车驾自德胜渡过黄河后,李存勖率领群臣游历了杨村、戚城、胡柳等地,指点当年苦战之处,与群臣谈笑为乐。回到洛阳后,李存勖即下诏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都,太原为北都。魏州改为邺都,与北都并为次府。
唐末丧乱以来,后妃之制日渐荒废,李存勖此时,后宫之数比盛唐时还要多,设有昭容、昭仪、昭媛、出使、御正、侍真、懿才、咸一、瑶芳、懿德、宣一等名号,真正是数不胜数。当然,每一位妃嫔都需要座宫殿来安置了,郭崇韬见花费太巨,不时地提醒宫苑使王允平,应该尽量节省开支。进入夏季后,李存勖感到实在难耐,只好在宫中选择高凉之处避暑,但仍是无法忍受酷热。王允平趁机说道:“臣在长安宫中,见大唐全盛之时,大明宫、兴庆宫内,楼观数以百计,现今圣上连个避暑的地方都没有,宫殿的规模还不如当时公卿的府第呢。”
李存勖气呼呼地说道:“天子富有天下,难道连一座楼也不能兴建吗?”于是,便命王允平另建一楼,专做避暑之用。
王允平道:“郭崇韬肯定会以用度不足来谏阻的,臣担心,陛下虽想兴建避暑之楼,但终久是建不成的。”
李存勖道:“朕只使用内府钱,不使用外库经费,他还能说什么?”
李存勖虽然如此说,但仍旧担心郭崇韬谏阻,遂遣中使对郭崇韬言道:“今年暑天异常酷热,朕当年在黄河两岸,与梁人相斗,行营又低又湿,还常常身披厚厚的铠甲,也没有感觉如此酷热。现今,朕居深宫之中,却感到热气蒸腾,难以忍受,这该如何是好?”
郭崇韬回话道:“陛下当年在大河上下,强敌未灭,心中常想的只是如何报仇雪耻,哪还顾及到盛暑之热?如今,外患已除,海内宾服,故而,即便是珍台闲馆,也会感觉闷热不堪的。陛下若能不忘艰难之时,则热气虽盛,尤变清凉。”李存勖闻言,默然无语。
王允平道:“崇韬之府第,无异于皇室,故而,他并不知道陛下的感受。”李存勖遂下了决心,命王允平建造避暑之楼,每天都要驱使上万人,耗费更是巨万之多。
郭崇韬果然谏道:“现今天下大旱,军粮不足,请圣上暂停施工,待明年丰收,再建不迟。”李存勖哪里肯听。
避暑之楼正在兴建之时,太原突然传来噩耗:太妃刘代云薨逝了!
刘太妃自与曹太后在太原分别之后,思念不已,竟郁郁成疾。太后听说后,天天遣中使前往太原看望,送医送药。刘太妃病情稍有加重,曹太后便吃不下饭去,经常对李存勖道:“我与太妃恩如姐妹,情同手足,如今,她在太原病了,我必须前去探望,好去陪着他聊聊天。”李存勖常以天热道远为由,苦苦谏阻,并遣皇弟李存渥前往太原迎接刘太妃来京。不想,李存渥刚刚离开洛阳,刘太妃便病逝了。曹太后乍闻噩耗,当时就昏倒在地,好几天吃不下饭,只是哀伤哭泣,不久就病倒了,不到一个月,就驾崩在了长寿宫中。李存勖哀痛不已,竟有五天不进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