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王度、赵上交一行抵达徐州后,刘赟听罢太后诰令,知道他们是来迎接他去大梁当皇帝的,不禁喜出望外,即命右都押牙巩延美、元从都教练使杨温留守徐州,他则与徐州判官董裔、推官郭忠恕等,在护圣指挥使张令超的护卫下,与冯道等人一同赶往大梁。
刘赟临离开徐州的头一天晚上,天空中突然有一道白光从西面而来,到了徐州上空,突然炸开,声音犹如炸雷,照耀得整个徐州如同白昼一般。刘赟很是惊异,咨问冯道这是何原因,冯道言道:“此事正应在殿下身上,实乃上上之吉!”刘赟大喜,自认为自己乃真命天子,一路之上,仪仗护卫,皆按天子之制,左右也都呼其为“万岁”。上路不久,又听说郭威已离开京城前去抵御契丹了,便觉得自己既然身为天子,就应该遣使者前往慰问,冯道也认为很有必要。
刘赟的使者到达滑州,正好赶上了郭威大军,郭威连忙召集诸将与使者相见。使者宣读罢刘赟以新天子名义对诸将的慰问“诏书”,王彦超、张永德、赵匡胤、韩令坤等将登时就愣住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除了郭威,谁都没有跪拜。使者离去后,诸将大为忧心,张永德道:“我等先是逼死了天子,后又劫掠京城,若是刘氏再做天子,他能赦免如此大罪吗?”
王彦超道:“刘氏立朝以来,一直用法严酷,平素里抢劫一文,即被斩首示众,我等可使抢掠了整个京城啊?”
赵匡胤道:“与其坐等灭族之祸,倒不如另立别姓,惟其如此,我等方可转祸为福!”……诸将大为赞同。
郭威见诸将动不动就聚在一起商议,担心大军生乱,当即率军北行,往澶州进发。
大军渡过黄河后,郭威让大军先在城外扎营,他自己则宿于澶州驿馆。天明时分,郭威正要出馆,准备率军继续北进,突听得驿馆外有数千将士正在大声喧嚷。郭威连忙命人关闭驿馆大门,但还是有几位将士翻墙进入了馆内,皆像排演过似的,齐声说道:“将士们已与刘氏结下大仇,若再立刘氏为天子,我等必被灭族,侍中必须自己做天子!”
郭威连声推辞,赵匡胤、王彦超则干脆撕裂了一面黄旗,硬是披在了郭威的身上,连扶带抱地将郭威拥到了驿馆门外。此时,驿馆前已聚集了数千将士,一看到身披黄旗的郭威出了驿馆,皆呼啦啦地跪在了地上,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围观的百姓,起初还不明白,等着明白过来之后,也都跟着山呼万岁,声音震天动地。
大军遂拥着郭威又南渡黄河。过河之后,郭威特意给太后上了一道笺,说明自己“被逼做天子”原由,并许诺他将仍然尊奉汉室宗庙,把太后当作亲生母亲奉养。使者到大梁后,李太后看罢奏笺,心中不禁大惊,但却也无可奈何——满朝文武,宿卫将士,此时已皆为郭威之命是从,她孤身一人,又能怎样?
郭威知道,大梁市民被上次乱兵祸害苦了,必定心有余悸,因而行至韦城后,他就特意令人进入大梁,抚慰大梁士民,一再言明秋毫无犯,大梁士民这才安定下来,但终是心有不安。不久,郭威率军行至七里店,闻听首相窦贞固已经率领百官早早地出乘迎接了,心中大为高兴,将大军安置好后,即率众将进入了大梁。窦贞固随即呈上百官联名签署的劝进表,劝郭威进位称帝。
其实,自郭威率军离开大梁之日,王峻、王殷就等着军变的消息了——因为契丹南侵的消息本来就子虚乌有,军变是他们早就策划好的,一面指派赵匡胤、王彦超等人在军中实施,一面在朝廷内做好了郭威称帝的一切准备。因而,澶州军变的消息一到大梁,“二王”当即就遣郭崇威率七百骑去拦阻刘赟,同时又遣前申州刺史马铎率兵前往许州巡检,监视刘信。
刘赟、冯道一行行至宋州,正遇见郭崇威率军前来。郭崇威将七百骑列于宋州府门之外,刘赟大惊,命人关上府门,亲自登楼问郭崇威发生了什么事情。郭崇威答道:“澶州发生军变,郭公担心陛下安全,特地遣崇威前来护卫,并无恶意。”
刘赟召郭崇威入府商议,郭崇威没有入府。冯道亲自出府,在郭崇威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郭崇威这才入府。刘赟拉着郭崇威的手,两眼泪水不止,郭崇威以郭威的名义安抚了几句后,就出去了。
董裔望着郭崇威的背影,对刘赟说道:“臣看郭崇威神色有异,举止失措,其中必有异谋。一路之上,到处都有传言,说郭威已经称帝,估计大祸就要到了!恳请陛下紧急召见张令超,向其晓以利害祸福,命其连夜发兵捉拿郭崇威,兼并其兵。明日,再赶往睢阳,取其库存金帛招募士卒,然后北走太原。臣估计,眼下京邑尚未安定,京城之兵尚无暇追我,此乃上策!”刘赟犹豫不决。不料,当晚张令超却被郭崇威抢先说服了,并率领护圣军归附了郭崇威。刘赟这才知道大事不好,心中又惧又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