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黑山之战(下)(1 / 2)

兴唐 午后方晴 2549 字 2022-11-24

李威心中好笑薛元超的小气。

到汝州也不是很远,父亲这么做的用意分明是象天下人显示我身体还是好好的,不是恋权,才五十出头的人,不能真让我做太上皇养老吧?就这么一点路,朝中所有诸臣分成两派,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自己能做什么?

不过父亲想出去散散心,自己也正好。

先前登基时种种对自己多少有些帮助的,权利在掣肘,可自己许多事十分生疏,特别是处理奏折,有的是一些后世带过来的见识,就象一个武林高手,内力深厚,然而拳脚生疏,只会那么一招黑虎掏心,再一招还是黑虎掏心,想管理一个国家,还是无数百姓在翘首以待之中管理的,还是远远不够的。先处理一些小的朝政事务,是一个磨练积累的过程。

但数月下来,自己胃口也大了起来。

父亲能出去游山玩水,为什么自己不能。于是说道:“父皇,若是你幸汝州,儿臣陪你一道前往。”

说得多好,外界传言很多,可这一家三口一道出巡,也是一个榜样,薛元超羞惭不能言。

是出去玩的,一大家子全部带上,不仅是后宫,还有李显李旭轮与李令月。全部走了,连同宰相与重臣们,只好跟着跑,实际上为了昭显这个身体骨,仅这次出巡,就花费无数。很是不值的。不过晚年的李治,已经不象早年那样节约了。

李威认为不值,然而李治认为很值。

不仅是节约不如从前,从前对鬼神不是很相信,至少对小丸子不相信,但大病之后,不仅小丸子开始时不时吃一些,对鬼神十分迷恋了。到了汝州温泉泡了一把澡,不管怎么说,跟在父母身后,算是享清福了。若是自己独行,怕人说闲话,不敢这样做的。然后拜访了处士田游岩。

处士也就是隐士,独自隐居,不求闻达于世的清高之辈。李威不是很喜欢,既然隐居,肯定不会为国家出力了,或者对政府不合作,不为己用,凭什么喜欢?这个想法有些功利,是中国文化一个特色,隐士有时也为了国家与百姓,婉转地提出一些有影响力的建议,然后功成弗居,没世无闻。平时自己作风确实是清淡,无欲无求。所以司马迁将伯夷列传列为传中第一,不但是司马迁,每朝每代的帝王都十分注意他们言行,省怕他们瞧不起。

李治与武则天与田游岩语谈良久,李威没有兴趣,倒是很少说话。

接着又到逍遥谷拜访了另一位高人,大师,上清茅山派第十一代宗师潘师正,九十六岁高龄了,身体仍然十分健康,鹤发童颜,神采飘逸。李治不称为大师,而称为神仙,亲自将潘师正居住的嵩阳观改为奉阳宫,拨出一批款子,修建了花园曲径,又亲自赐字。然后又让武则天与李威共同参拜,他自己也行了参拜礼。

李威很有些晕,但怎么办呢?

但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父亲这样做,不仅是信鬼神,也是对潘师正高寿的一种向往。

想到这里,隐隐地替父亲感到悲哀。

一家人在游山玩水,又泡澡,又拜高人的,北方战役终于正式拉开。

听到了消息,阿史德温博与阿史德奉职大惊失色,这是一万名战士,此次总共多少名战士,一次就折腾完了,再也不敢打粮草主意了。不打主意,只好安心地想对策。

商议结果决定还是依据黑山自保,避其锋芒。

打消耗战,能打就打,不能打退居黑山坚守。唐朝军队若是粮草支持不下去,士气沮丧,再大举歼灭。若是能坚持下去,自己主动退出阴山,往北方去,哪里是我的家,我的家。还有不少是阴山南方的部族士兵,这个不管了,这些部族大多数首鼠两端,还想做唐朝人的狗,让他们继续做吧。坚守到哪时候,唐朝即便有粮食,所剩也不会多,顶多处理一下南方各部族,能出击到北方去?

想得似乎不错的。

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个最难缠的对手。

其实他们这样做,本来就已经错了,战略中一鼓作气,或者背水一战,皆是表示一种决心。这一守,士气本来就不是很旺盛,结果变得更低落。可偏偏这二人没有看出来。

唐军一路北上,过了单于都护府,也就是阿史德氏老巢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原来名为云中都督府,后来改为单于都护府的。但唐朝百姓嘴中还用着旧名字称呼。不过此次单于都护府虽为阿史德氏老巢,却一直没有让突厥人攻克下来。

到了日暮时分,开始安营扎寨,一个个帐蓬搭了起来,将士都挖好了一条壕沟,过了云中古城,基本上都是突厥的百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得不做一些简单的工事。

然而这时候裴行俭说了一句话:“不行,立即移营。”

让将士将大营扎在高岗上,一个个不乐意,可人家是三军主帅,与皇帝关系又十分深厚,还教过皇帝兵法的。只好听令,忽然这夜下起了瓢泼大雨。原来的营地因为图省事,选择在低洼处,一会儿雨水大,不得泄,深丈余。

到了三月,下雨也不算稀奇,可这是北方,黄河还没有正式炸冰呢,下这么大的雨,就很古怪了。还有裴行俭这次莫明其妙的挪营,更是古怪了。外面在哗啦啦地下着大雨,帐蓬里面的将士却一个个穿起衣服趴在门口看,看着原来驻地一会儿水越积越深,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这他……神了!

消息传到洛阳,李威啼笑皆非。

这一回没有询问,大约扎营时,裴行俭看了一下天气,这一点也教过自己,每到一处,要询问当地的情况,了解得越多越好,包括天气。天气在战争中同样很重要的。没有卫星云图,可各地百姓皆有一套朴素的观察天气土办法。

下意识估计到了下雨,于是让三军挪营。

或者早就看到天气,有意让营地驻在低处,然后再挪营,造成一种神奇,鼓舞战士的士气。

可是有几人能知道?

一个个不顾睡觉,就在看,甚至一个士兵不怕冷,跑了下去,试一试看水积了有多深?结果差一点淹没下去,跑上来更是一脸的不可思议。第二天大军拨营而起,诸将惊服,一个个询问。当然个中原因,肯定不能说的,一说就失去了效果,裴行俭只是微笑道:“从此以后,但听我令,不必问何由。”

都点着头,辛承嗣还咧着大嘴巴道:“末将明白,这是天机,天机是不能泄露的。”

本来粮车伏击战,已振作了士气,这一次士气更旺。十几万唐军满怀信心的来到黑山下。

阿史德温博不信邪,看到唐朝军队果然多是步兵,又是长途跋涉而来,于是命令大军发起进攻。裴行俭不慌不忙,十几万大军需要多少粮草辎重?因此军营中有许多辎重车,将辎重车往前面一推,排成了一道防线,然后让弓弩兵在辎重车后面放箭射弩。

突厥兵到了眼前,可都傻眼了。裴行俭只是笑,有种你们突厥人个个来一个马术跨栏表演。而且这种运输辎重的车子又大,有的比人还高,估计这几万突厥骑兵,能有十匹马跃过来,就算好的。还要从那种矮小的辎重车跃过来,否则都休想。

射毙了近千人,无功而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