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报忧不报喜(1 / 2)

兴唐 午后方晴 3540 字 2022-11-24

郑道衡向中书递交了奏折,不报。

在郑道衡的预料之中,然后召集了洛阳的一些儒士与学子。不以官员身份召见的,是以荥阳郑家名义召见。来的儒士学子不少。

为了陛下,郑道衡不顾己身安危了。

站在道义的立场,他的做法是对的,这是为了国家的将来。站在私人的立场,郑家也需要皇帝顺利执权,郑家是第一个与朝廷破冰的顶级望门。并且表态不继续吞并田地,那么以后家族的经济来源,只有两条,一是在江南大开发上捞取好处,二是希望朝廷政策再放松一点,从海外捞取好处,郑家才能继续发展下去。这需要皇帝顺利掌权。

郑家女进了东宫,还生下来了个男孩。裴家的皇后呢,却至今无子。陛下一直没有回去,即便以后有子,也是年幼的皇子。那么郑宫楚的儿子将是未来东宫的有力继承者。

大设宴席,将自己与青海的一些文士写的诗拿了出来,供大家赏鉴,写战场的,写风光的,写百姓淳朴的。并且一边饮酒,一边说出青海的风俗,酒喝高了,饮酒作诗。

作着作着,说了皇帝在积石山让伤兵潜回青海,自己带着军队继续亡命的事,泪如雨下,反正唐朝人霍达,还保留着魏晋一些风气。有些古怪的行为,不叫古怪,叫潇洒哥,叫旷达哥,君不见李白让高力士脱靴子?

一边哭一边说道:“这才是天地间的正气,中国人的骨格,齐太史与晋董狐不畏强权,记载史书。苏武牧羊十九年,终日手持汉节。臣常恨,没有早日到青海,与君同甘生死。”

若李威这一举措放在明朝,倒霉了,你是皇帝,不顾自身安危,冒什么险?若是战死了,国家怎么办?大臣拉的吐沫星子能活活喷死。但在唐朝人们眼中,这是美事。许多文人也十分向往,一个个酒喝高了,颠狂起来。

郑道衡这才说道:“可惜唐朝有了这么好的皇帝,上面却盖了乌云啊。”

将裴行俭某些话说了出来。

这时候武则天大杀特杀没有开始,议论的是国事,也不是议论造反,都不怕,让郑道衡刺激得若颠若狂,酒又喝多了,于是结成群,跑到天津桥前大哭。

这一闹,洛阳天翻地覆了,裴炎再也坐不住,将郑道衡喊到中书省,问:“你一个小小的长史,想要国家分裂吗?”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郑道衡一挥衣袖,道:“想要国家分裂的不是我,是某一个伪君子。裴君,你是裴家的人,与我郑家皆是天下名门。可我身为郑家子,羞与你这样的人,恭为名门之子。”

说完拿起腰中的小绣剑,往地上一划:“是没有席子,有,我当划席以与你割清界线,才为快事。”

然后扬长而去,潇洒之极。

裴炎气得两眼喷火。立即用咆哮政事堂的罪名,将郑宫楚流放到海南最南边的振州。

郭正一看不下去了,说道:“虽然郑长史失了礼度,仅是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远不如王果前去青海后果严重。裴相公,你弹劾陛下枉斩大臣,又何来做下如此判决?”

魏玄同与岑长倩也不大乐意,表示反对。裴炎也有缺点,他的好名养名就是缺点,为了名声,有的事不敢做。几个宰相阻拦,无奈之下,改判,让郑道衡为北海湾钦州的长史。

这个州可不大好管理,钦州蛮首宁家在此手眼通天,朝廷所授官职皆败任而走。怕多事,对此朝廷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为长史,这个判决依然恶毒之极。

得知这条消息,洛阳无数耿直的官员,以及大儒纷纷上书反对。荥阳郑家的家长郑连叔与几位老祖宗亲自赶到洛阳,为郑道衡送行,一位老祖宗说道:“我儿,有你,郑家荣矣。”

裴炎的判决不但没有起作用,反而让郑道衡声名鹊声。

但争来争去,得有证据。

这个证据就是大食人会不会出重兵争夺呼罗珊,吐蕃会不会出兵与大食再次默契攻击西域。

奏折就到了洛阳。

呼罗珊大捷,奏折慢腾腾的,包括几大都护府的设立,都护的授命,速度更慢。但不好的消息,却是一匹接着一匹的快马,向京城通报。别的将领是报喜不报忧,李威反了过来,是报忧不报喜,好消息慢腾腾地禀报。坏消息却用最快的速度禀报。大捷的消息与坏消息,相差了两三个月,却几乎在同一时间到达洛阳。

……

这一场大战,足以留名世界的史册。

大食此时遇到了严重的危机。

李威得到的情报说叶齐德是一个昏庸的君王。其实也不算是,这种昏庸只是相比于前几任雄才大略哈里发所言的,比如侯赛因。欧麦尔被杀死后,主动将人头送回去安葬。但不管怎么说,候赛因之死,让叶齐德很被动。

左拜尔于麦加那进行反抗哈里发的活动。不但用叶齐德身份不符合哈里发的要求做文章,鼓动什一派出对他支持。还有阿维叶将首都迁到了大马士革,也让麦地那百姓失望,进行煽动。

这是帝国内部矛盾,不是外部,一声号令,大家一起上。有接班人的问题,有宗教的问题,矛盾不能统一,因此叶齐德派了使者进行劝说,意图学习他父亲劝服哈桑那样说服左拜尔。

左拜尔当然不会上当了,连唐朝人都知道哈桑被穆阿维叶莫明其妙弄死了,还上当啊?

这时候左拜尔攻击了麦地那的伍麦叶族人,他们逃到族长麦尔旺。哈克木。阿斯哪里去避难。这个族长在穆阿威叶在位时期曾经一度作过汉志总督,严格说是亲叶齐德派系。叶齐德用了这个做借口,让名将穆斯林率领一万二千名叙利亚军队前去援助。很可怜的,咱是来帮助伍麦叶族人,不是镇压左拜尔的。

军队到了麦地那,伍麦叶族人已经兵败投降,内战嘛,皆不好处理,左拜尔将伍麦叶人释放回去,他不知道这一放,放走了一个未来的最强劲对手,麦尔旺。

左拜尔准许他们自由撤离麦地那,在去往叙利亚的路上,与穆斯林会师。洛阳闹得纷纷扬扬的八月,穆斯林打败了左拜尔的军队,帮助左拜尔的古莱氏与辅士贵族遭到了毁灭性的歼灭。穆斯林处死了几名魁首,接受麦地那百姓归顺,继续向南出发。可因为年老,病死军中。由副将侯赛因。努马伊尔继续率领,围攻麦加。

这个家伙因为血缘的关系,首鼠两端,出工不出力。围攻了两个多月后,听说叶齐德一世病死,居然与左拜尔谈判,表示支持左拜尔为哈里发,只要答应两个条件,不能对前面战争进行报复,必须以大马士革为首都保持政权中心。后者左拜尔没有答应,又失去了一个机会。但就是没有答应,候赛因还是主动率军回去了。咱打不下来麦加城,不打了。

也听说了唐朝人支持左拜尔的事,叶齐德派系说左拜尔卖国,左拜尔死活不承认。管我什么事,那是人家唐朝人打的旗号。是你们胡作非为,连对河中与波斯漠不关心的唐朝人都生气了,退位吧,叶齐德。

而且大食精英人士,也不相信唐军有能力打到大马士革,知道是唐朝人的阴谋诡计。所以左拜尔并没有失去道义。相反,更得到道义与什叶派的支持,声势也略略胜于历史上的声势。

这是大食内乱的一条,宗教争执,不能明显的看出来。

还有一处内乱。

在叙利亚北部与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一带,生活着盖斯等部族,在阿维叶时,就因为阿维叶偏向南阿拉伯的凯勒卜部族,心怀不满。左拜尔兴兵反抗,盖斯人在左法尔。哈里斯领导下,也兴兵反抗,将金那斯林的凯勒卜人总督驱逐出去,表示支持左拜尔。

一系列的反抗让叶齐德焦头烂额。

而且唐朝的出兵,更是雪上加霜。

因为犹豫不决的,出兵不力,让李威如愿以偿地在六月底前,得到了呼罗珊的大部地区。

不好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大食,全部震惊。叶齐德思考了一下,不能再放任唐朝人这样继续扩张下去了,仅是数月就拿下了尼萨、尼沙普尔城,再发展下去,唐军就能打到了德黑兰了,打到了德黑兰,就到到阿蛮城了。到了阿蛮城,就能到克尔曼沙城了。到了克尔曼沙城,离泰西封还有多远吗。到了泰西封,往西就是丢拉城了。丢拉城取南道,就是帕尔米拉城,再继续向西,就是大马士革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