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带领凉州羌胡兵横行一时。烧杀抢掠,给大汉和百姓带来严酷灾难的董卓,身死。
姬平还剑入鞘,带上青铜面具,声音也有些沙哑。
“将他的头颅和躯体送予吕奉先。”
让董卓死的这么利索。在别人看来,已经是心慈手软了,但姬平一向心怀坦荡,纵然深恨,也不是那种喜欢折磨人的变态,他的目光放在前方。
董卓死了,郿坞还在。
那里有足供千人三十年食用的粮食,有无数的金钱和布帛,墙壁坚固高厚如长安城。正如董卓所说: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郿坞不能便宜了别人,何况如今还有左将军董旻在其中,他也是姬平的目标之一。
须臾,一支骑兵从岐山奔出,挂着董卓的旗号,直奔郿县。
沿途站岗的仪仗兵看到马上骑兵皆身披红袍,不由恭敬行礼,这些仪仗兵都是董卓新招募的士兵,也不敢多有询问,哪里知道道上奔驰的这支骑兵,早已不是他们所认为的董卓亲卫。
……
转眼就是四月初五傍晚,微风清冷,繁星满天,西面天空挂着一弯峨眉月。
郿县东北,远远望去,高耸的郿坞里灯火通明,四面结彩,热闹非凡。
一身大红描金锦袍的左将军董旻忙碌着指挥军士和下人布置郿坞,按照日期算,明日就是兄长董卓迎亲归来,郿坞里今夜就要做好一应准备。
此时在郿坞里帮忙的,除了本就居住在坞内的董氏族人和董卓强征的少年少女,还有外面赶来的各大世家之人,从宫中临时征来的宫女和宦官,董旻手下亲卫,以及右扶风的郡兵和郿县的差役。
内堂之中,年近九旬、头发苍白的池阳君坐在那里,满是皱纹的脸色露出笑容。池阳君有三子,长子董擢早卒,次子董卓是家中顶梁柱,三子董旻如今为左将军。她的儿子董卓虽然权势滔天,但她已是快入土的人了,并不在乎这些,她最在意的是董卓的长子早逝,直至现在也没能留下一个儿子,如今董卓再娶马氏,总算是一个期盼。
一个大约十三四岁左右的垂髫少女正在欢快的嬉闹着,正是董卓最疼爱的独孙女董白。在董卓的宠爱下,她比公主还尊贵,还未及笄,就被封为渭阳君。册封之日,董卓于郿城东面筑起高坛,董白乘轩金华青盖车,一众都尉、中郎将、刺史千石官吏在前引导,中军校尉董璜则作为使者授印绶。自此关中之人无不知董白。而董府的下人得罪了董卓,只要能央得董白求情,便能免得大难。
大堂内外,还有董卓的女儿和一众妻妾。更有临洮董氏各支远近亲戚,都在拼命的讨好董老太太和尚未成年的董白,以求能接近董卓,获得权势和利益。
为了减少防御漏洞,整个郿坞只设有南门,其余三面建有突出的马面,四角还有角楼。
此时南门大开,门楼上火把通明,来来往往有郡兵和差役搬运东西,吊桥还没有收起。
门楼上,董旻站在那里,眺望着堡内情形,主簿田仪过来,向他汇报着一应事宜准备情况,末了又说了一句:“关中世家皆有人来,唯皇甫氏未曾前来。”
董旻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冷哼道:“皇甫嵩素来心恨吾兄,吾兄贵为太师,便是纳了他婶母又如何,此事过后,定要报之吾兄,令皇甫嵩亲自上门拜见!”
田仪又道:“如今一切已经收拾停当,是否送客人离去,拉起吊桥,关闭坞门?”
董旻点了点头,还没说话,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