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来是书的主人最终没能够逃脱,所以这本书也就流落了出来。”周老先生不免唏嘘道,
“咦?找到了!”周老先生突然又从书页中发现了一张写满小字的纸片。纸片不大,又很薄。贴在夹层之中,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
周老先生小心翼翼的将纸片拿出,上面写的正是《伏生授经图》的经历。
“先父敬伏生之为人,平生唯喜右丞所作之《伏生图》,其临默几可乱真,及至倭人入侵,登门强索先父为保家人周全,又不愿献图以为****,遂自临图代之。恐后人不辨真伪,便故作纰漏两处:一为坐姿;二为卷轴,以为伪证。父卒传余,奈何伏生图竟列‘四旧’,欲毁之,遂效伏生之故事,藏之夹页,以留后人。”
短短百余字,却是近代中国颠沛流离的缩影,不免让人唏嘘。
这段话讲的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文人,很敬佩伏生的为人,虽然《伏生授经图》有不少,但是这个人最喜欢的是王维所画的那幅,(右丞就是指王维,因为他曾官拜右丞,后人遂有王佑丞的称呼)
这个人不仅喜欢,而且时常临摹,以致后来画出来的画可以以假乱真。
日本入侵后搜罗中国国宝,便上门索要。这个人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不敢不给,但是又不愿意当卖国贼,于是便自己临摹了一幅,又请高人做旧了之后送给日本人。
但他也怕后人不能识辨真伪,于是故意留下了两处漏洞,一个是伏生的坐姿,第二是伏生手里拿的书了。
那个人死后,便将画传给了儿子,但是偏又赶上十年****,儿子为了保护这幅画,便效仿伏生将画藏在一本书中,以此留给后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