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想要亲征?那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除了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领兵,吕哲这么做是要向秦国释放一个信号。
什么信号?无非就是吕哲对北上没有什么兴趣,虽然与赵国联姻了可并没有要攻击秦地的意思。
当然,可能这么个信号还不够,所以吕哲一不做二不休地将骆摇从巴郡给调往南方,巴郡内的吕哲军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统帅。
秦国有外患,相当多的外患,吕哲左思右想得出一个结论,不管他表现出来的态度怎么样,只要没有实质地参与中原之战,那么不管是与赵联姻与楚联姻,甚至是占取了控制长江上游的朐忍县和枳县,这些都并非是秦国不能忍的事情。
吕哲一直在与赵国通信,对于秦国一些没有公开的事情有着多多少少的认知。
始皇帝病重,原本布置得很好得引蛇出洞,将隐患诱引到明处,再用最坚决的力量(军队)扑灭,因为始皇帝的病重失去了掌舵者,才使得原本很好的计划在实施上显得迟钝和不够果决。
事实上,将所有暗流引到明处,再来一一的解决对于大秦,特别是始皇帝仍在的大秦是最好的办法,毕竟嬴政在的时候无论出现什么危局,对于秦国有绝对的掌控和对秦军的威望,真的可以消除掉隐患。
为什么要冒险行事?除了始皇帝对自己的自信外。追根到底是嬴政担忧后续者没有那个能力去应付自己死后出现的变动。
从赵高隐隐约约的暗示中,吕哲大概清楚秦国现在也是有内忧的,而最大的内忧除了始皇帝身体越来越差之外就是关于太子的设立。
始皇帝不设立太子是为了什么?按照赵高的说法。那是因为嬴政受过秦昭襄王嬴稷楚系的太多苦难,另外就是芈太后(秦惠文王的妃子,秦昭襄王嬴稷的生母)也针对得太多,所以对于将楚女(嬴政妃子)所生的扶苏扶立为太子有着诸多的顾虑,第一个顾虑就是害怕已经被打压下去的楚系(后宫一系)死灰复燃。
大秦设不设立太子不关吕哲什么事,他最为关心的是始皇帝的病情怎么样,是不是严重到撑不了多久的地步。可惜的是赵高对于这个也拿捏不准,那么远在南陵的他就更加无从得知了。
始皇帝对大秦相当重要。重要到始皇帝没事秦国哪怕再怎么艰难都能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始皇帝要是有事,那么秦国朝堂的分裂就在所难免,毕竟蒙氏和王氏乃至是赵高、徐岩、王绾、姚贾、冯劫等等重臣都有自己的顾虑和支持的公子。
“追求长生?术士卢生、徐福……”吕哲没记错。始皇帝的病重是与服用丹药有关。
【卢生,秦灭六国之鲁国公族,胸藏复仇之志,为六国复辟势力代表。联络六国暗中反秦,鼓动部分儒生非议秦政,为“坑儒”千古血案的牵者。终此,秦始皇开罪于天下众儒,迫使儒家放弃中庸之道,被口诛笔伐千余年。】
吕哲刚好知道献上丹药的卢生是谁。那么始皇帝在这个当口病重绝对是有阴谋,而似乎历史上“亡秦者胡”也是出自卢生之口,目的是为了骗诱始皇帝将国内的兵力调往边疆。为列国起兵扫清障碍的同时,使得诸侯起兵之后各地秦国兵力空虚,有足够的前期展时间。
秦国不能灭,这是吕哲在至少三年内不会改变的想法,在他还没有展起来之前,秦国的存在是一个吸引列国的目标。给予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壮大。
现在始皇帝病重,中原战事也因为王贲的鲁莽出现变动。北方胡人随时都会三十余万骑兵南下,无论怎么看秦国都像是有点不妙的样子,吕哲怎么可能还去推一把,自然是做出相应的举动,来使秦国没有他们这一方的威胁,能够专注地去维持中原战事,也空出余力来准备应付草原胡人即将的南下。
“但是赵国那边……”蒯通听完吕哲的想法依然迟疑:“赵国听从您的建议龟缩,若是在这个时候您率兵南下征战,赵国会不会把这个当成是您有负于他们,从而产生怨念?”
赵国的怨念?要不是担忧秦军解决赵国之后南下,吕哲才懒得管赵国死活。再则,之所以答应联姻是当时的赵国确实岌岌可危,也是想将齐燕等列国的蓄势展打断,然而现在的情势已经不是当时的情况,做出新的举动来应对,那是应有之意啊。
“拉偏架,知道吗?”吕哲唯一不变的策略:“谁要完蛋了我们帮哪边。至于赵国的怨念……”似乎也不能完全不考虑,毕竟日后出兵北上还需要用到赵国这颗棋子:“该送去的粮秣和财帛送去,赵国能有什么怨念?”
吕哲南下亲征的态度强硬,也解释为什么要亲自南下,蒯通觉得好像也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