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路 第47章 慕尼黑1919(1 / 2)

今天中午12点上架,还望大家多多捧场,万分感谢!

正文:

哈斯汀去世了,但芬克庄园却没有散,早已从丧子之痛中恢复过来的拉玛依然负责打扫卫生、清洗衣物被单和一部分杂货;升任管家一职之后,按照芬肯施态因家族的传统,巴伦德便不再兼任厨子、劈柴工、搬运工、保安之职,他们将另外聘请一个人来处理这些杂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巴伦德可以就此放松了,其实要成为一个好管家,肩上的担子并不会比一般的仆人轻。

安娜没有来,这让张海诺很是意外,在忙完哈斯汀的葬礼之后,他立即动身前往吕根岛。等他到了那里,却得知随着战争结束和海军规模的大幅缩水,海军疗养院早已被解散,那里的工作人员也都各谋生路去了。

按照安娜早先留给自己的家庭地址,张海诺又去了一趟凯尔海姆,这是一座距离慕尼黑不到100公里的巴伐利亚小城,安娜家以前就住在城东的汉格兰街32号。

“半年前就搬走了?”

心情忐忑的敲开这栋公寓的大门之后,张海诺看到的却是一个身材极度不成比例的中年妇女,简单的询问之后,他被告知先前住在这里的的确是一位军官,不过他们一家早在几个月之前就搬走了。至于他们具体搬去了什么地方,她也不知道。

这时候,张海诺真不知道该说老天弄人还是好事多磨,他虽然知道安娜父亲的名字,但如果他已经退役的话,就算去陆军档案部查到的可能也是这个旧地址。在将行程和时间大致推算了一下之后,张海诺立即动身前往慕尼黑,那里不仅可以查到巴伐利亚军方的档案,也是希特勒的发迹之地。

一战结束后的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个是非之地。1918年11月7日,这里发生了革命,一个犹太作家带领几百个人大摇大摆的走过街头,不发一枪旧占领了议会和政府所在地,并宣布成立共和国。这样的共和国自然不能长久,三个月之后,这个共和国的首领就被一个年轻的右派军官暗杀,工人们于是成立了一个苏维埃共和国,但是时间不长,1919年5月,柏林派来的正规军和巴伐利亚“自由团”义勇军开进了慕尼黑,推翻了苏维埃政权,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巴伐利亚的全力又落入了右派之手。

巴伐利亚右派,除了竭力主张复辟的保皇派之外,还有一批为数众多的复员军人。战争的结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找不到工作,无处安身,现实堵死了他们回到战前那种和平社会去的道路。于是,他们“变成了为革命而革命的革命派,希望革命成为一种永久存在的状态”。

当张海诺只身来到慕尼黑的时候,街道上依稀还能看到在5月的那个血腥的政权交替之日留下的痕迹,街道上行人寥寥,随处可见带着武器的警察和所谓的“自由团”士兵,他们三三两两聚在街角或是某个店铺的橱窗外,一双双冷漠的眼睛随意打量着从他们身旁经过的人。

现在,张海诺再一次为自己对历史细节的不熟悉而感到遗憾——他不确定希特勒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只知道在1923年因为啤酒馆暴动而被逮捕之前,他应该是呆在慕尼黑发展他的党。至于这个党派最初的名字,张海诺并不十分确定,只是依稀记得有“工人党”这几个字。

现在还是1919年9月,他猜想这个小党派应该还没有将名称改为后来世人皆知的纳粹党,也就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的简称。在随便找了几个路人询问之后,他们的答案果然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在慕尼黑街头转了一会儿,张海诺手里便多了好几份传单,有极端反犹太的宣传单,也有诸如苏维埃工会、劳动党的招募会员的传单,还有一张写着巴伐利亚工人劳动党,但都不是张海诺所要寻找的目标。

眼看着天渐渐黑了下来,张海诺在街头随便找了一家旅馆投宿,眼下的通货膨胀率还不至于完全失控,但马克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却像是北海的天气一样每天都在不断变化!这时候如果在德国做些屯积商品物资的买卖,用不了几年就能让自己的财富翻着倍的往上滚,但发这样的国难财,不仅要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且极有可能影响到自己今后在德国的发展,因此张海诺个人并不主张走这条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