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 第38章 波罗的海之王(2)(2 / 2)

与“格拉夫.齐柏林”号航行在同一侧的。是仅比“俾斯麦”号早一个月服役的“欧根亲王”号。通常来说,吨位更小、舰员更少的战舰从服役到完全形成战斗力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少,不过这种常规思维在大量配备先进设备仪器的“欧根亲王”号似乎就难以落套了。在这艘配备了1500多名舰员的重型巡洋舰上,不仅各种设备都是崭新崭新的。从军官到水兵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是在战争爆发后才加入德国海军的,几个月的军校生活和见习生涯还没有把他们彻底锤炼成为合格的军人,他们仍需要长时间的海上训练和日常磨练,方能和这艘相当精锐的快速战舰融合并形成良好战斗力。

张海诺登舰后半个小时,舰队中的其他几位指挥官也陆续搭乘交通艇前来谒见自己的顶头上司。在法国战役结束到不列颠空袭开始这段时间里。因为策略上的调整。海军中高层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格拉夫.齐柏林”号前任舰长被调去担任海军航空兵总监。并且很快遇上了海军航空兵的黑色星期三---参加不列颠空袭的海军战机在那一天损失相当惨重,阿道夫.希特勒震怒之下决定从此不再让海军航空部队参加空袭不列颠的行动,不过这对于德国海军而言看起来倒是一件彻头彻尾的好事。话说回来,“格拉夫.齐柏林”号在9月间完成大修并重新回到海上,海军司令部斟酌再三之后任命张海诺从前在海军航空部门担任总监时的副手路易斯.里切罗上校为新舰长,凑巧的是,张海诺从前在海军进修班的另一名同窗利奥波德.斯托恩有幸成为“欧根亲王”号的首任舰长,再加上还在法国圣纳泽尔监督施工并将很快重新归位的舰队参谋长舒伯特,当初因为机缘巧合而在“格森”号训练舰上担任见习军官的四人在时隔8年后梦幻般的在这支德国主力舰队中再次聚首,虽说他们三人的仕途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张海诺火箭般的升迁,但这也和他们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除了库尔特.霍夫曼、路易斯.里切罗和奥波德.斯托恩,护航舰队的几名舰长也一一到场,相比之下,张海诺和他们之间几乎没有过私下的交流,平常也鲜有因为公务而接触的机会,好在本特这次也将顺理成章的接过护航舰队的指挥职务,这样一来,整个舰队指挥人员之间将不存在沟通问题。

“非常高兴在这里见到大家,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们之间能够有非常愉快的合作!”

在“俾斯麦”号宽敞且铺着红底万字巨型标识符的后甲板上,张海诺和舰长们一同在观礼式的白色遮阳篷下落座,秋日的阳光是暖洋洋的,一望无垠的天际没有任何不详的征兆。战争仍在进行当中,英国人无时不刻不在关注并且想方设法想要搞掉这艘重型战列舰,而苏俄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盟友,但至少在这个时候,在这近乎封闭的波罗的海深处,航行中的德国舰队可以像是一群悠闲的散步者懒懒的晒着太阳。

朴实无华的开场白之后,张海诺就舰队下一阶段的任务向舰长们交了个底,“各舰除积极开展操炮、雷击、防空和修护演练之外,应该着重加强舰队配合!根据我们以往和英国舰队交手的经验,只要天气良好,我们就必须做好和英国舰载机搏斗的准备,所以格拉夫.齐柏林号也会在日常训练中扮演这个角色。在舰队炮战方面,精准的炮术一直是我们的优势,但我仍然迫切的希望各位真正重视起雷达火控系统来,它们并不是要取代我们优秀的枪炮指挥官,而是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尤其是在夜战和恶劣天气下交战,它们将做到人眼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此外,加强损管演练也是提高海上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千万别以为我们在之前的作战中没有损失任何主力舰就意味着今后也不会,战争的残酷性早在上一场战争中就已经得到充分证明。我作为塞德利茨号的一员经历了1916年的日德兰大海战,我希望如今每一艘德国战舰都能像它一样成为战斗中永不屈服的不沉之舰!”

相熟的,或是不相熟的,应该都不会为“新官”上任后的这番讲话感到太过惊讶,毕竟德国军队中不乏这样恪尽职守的实用主义者,但他们用不了太久便会了解到这些举措对于一支舰队提升战斗力的显著效果----唯有贴近实战的训练才能让官兵们在敌人炮弹砸落的一刹那不至于惊慌失措。

第一次军事例会结束之后,张海诺认真的巡视了全舰,作为德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一艘军舰,“俾斯麦”号不仅吨位大、尺寸大,人员和武器配备也是相当的充裕。超过2000名经过精挑细选的海军官兵随时严阵以待,除了众所皆知的8门15英寸重炮,舰长还装配了多达88门各型口径的副炮和防空炮----这几乎是俾斯麦号最初设计数量的一倍半,火炮数量的增加带来的最显著变化就是防空实力的巨大提升,在之前的海空攻防演练中,得到雷达辅助的俾斯麦号单挑24架ju7和fi167仍显得游刃有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