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稀世珍宝(2 / 2)

十国千娇 西风紧 2338 字 2022-10-13

隋唐之交时,高句丽是比较强盛的国家,肯定因为对隋唐边境已经有威胁,隋朝唐朝才会不惜动员大军几度讨伐。

但是唐朝以后,契丹崛起东北,一直威胁中原北方的草原力量也在冬移。不仅威胁中原,也在压缩高丽的空间。他们从此时起,面对的不仅是中原王朝,游牧民_族也将成威胁他们生存的重要因素。

(等以后,牧猎民族的威胁继续在东边,高丽还会多一个日_本国海上威胁,可谓被各种势力夹在了中间,能一直扛下去,也是挺顽强的人群。)

郭绍道:“以往我朝很想收复幽云,便欲利用高丽国牵制;而今高丽国想占渤海国旧地,又欲我朝出兵辽东。各国都在为自家谋划。”

养德殿内郭绍君臣二人,只有一个官宦和几个宫女。郭绍便正大光明地问道:“高丽国似乎是灭亡新罗、百济后立国,其国内可有内敌?”

卢多逊道:“王氏立国后,对内施行推恩怀柔之策,臣闻其国安定。”

郭绍点头若有所思。

……收复幽云之地,影响十分大。不过这时的消息传递速度有限,刚战胜时感受不到什么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周、辽两国的影响才渐渐凸显出来。

直至宣仁四年初,抚桑国平安京的天皇使节送来了国书,并进贡朝贺。东京礼部和客省为了营造“万邦来朝”的政绩,上书给予了丰厚的回赠。朝贡制度实在是中原王朝在财货方面吃亏,但若不这样,别国便没有主动朝贡的动力。

郭绍下旨与抚桑国使节谈两国结交通商(以前中原战乱,民间海贸通商却从未断绝),并密令枢密院兵曹司派细作混入商队中前往抚桑国了解远方情状。

邦交虽是大事,但郭绍的注意力并不在此,只是顺手处置。他一直在构思兵权变革。

而火绳枪也成批制造出来了,郭绍不仅看奏报,也亲自上校场观摩。

正式试验火器的是虎贲军“神火都”一百余人,这小股人马在虎贲军里一直没能扩建,因为实在毫无战绩,不过建制也保留下来没有撤销……以前皇帝亲自下旨建立的一都人马,没人随便撤了。

神火都的人用青铜铳用了两年,此时已是十分娴熟。火绳枪和青铜铳完全是两码事,但机关和用法步骤相同,现在的火器本来就是在青铜铳的基础上主要改进了枪管而已。

将士们从腰带上取下小竹筒,拿牙齿咬开塞子,然后把里面秤好的火药倒进枪_口,再用通条把比较软的铅丸强捅_进去,接着拿小葫芦里的火药抖一些在击池里,便可准备火。

校场上“噼里啪啦”响成一片,硝烟弥漫,远处的靶子上尽是孔。火器确实能用!毕竟火药在封闭空间里燃烧增压,就会把铅弹打出去,一切都是客观规律,不会有什么例外。

新制火器有效射程五十步,三十步内,可穿大部分锁甲鳞甲。至于精度……反正方位不会飘错,比孔大的青铜铳准多了。

神火都因为需要三排轮流射击,建制也与普通军队一都四队、一队二十几人不同,神火都只有三队。军队建制是根据战术而制定,兵器战术一变,建制才变;或许兵制也会逐渐改变。

这玩意的射程比步弓、弩都要近许多,比如郭绍这等级别的神臂手用步弓能射一百步还能有精度!而且操作繁杂,射速很慢……但相比步弓的战斗力,近距离穿甲能力比弓_弩强。

至于射程,则超过了骑射。

几个月的改进试验,军器监令昝居润的奏疏说法是:远近介乎步、骑弓箭之间。近处穿甲最强,是为长;临阵_射缓慢繁复,准头不定,既无骑射之灵活,是为短。

不过郭绍的看法不同。这玩意最大的好处,是让一群农夫懂得了队列和军纪后,就能立刻拥有不弱的战斗力。

他们不一定能打赢百战精兵,但大周拥有禁军十几万精锐步骑的代价,是花了几十年、让整个天下打得稀烂。

郭绍看了神火都的表演,心情十分惬意,回到北苑时,在一个湖边轻快地捡起了一块石子,往湖面上扔石子玩耍。那石子在水面轻快地跃动,跳起了几圈涟漪。

随行的大臣都十分高兴,不过也许会觉得郭绍此时举止有点轻浮了。

就在这时,郭绍指着水面道:“咱们的火炮一砸一个坑,其实完全可以尝试别的法子。”

昝居润道:“石炮炮弹太重,若角度太小,在面前就掉到地上了。”

郭绍道:“那便想法子。咱们做那‘开花弹’路数方向不对,怕是没什么用(除非做出榴弹炮)。”

几个人不能答。

郭绍没有理会,久久看着湖面上的涟漪,如同他此时的心情,轻快而不平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