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不养废物,不是一句空话,人只要清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只有忙碌,榨干浑身的力气,才会把麻烦降到最低。
800人,每天都要训练,而且训练之前,要到太庙向大祚荣的灵位磕头,再对天誓,扫灭辽寇。
当疲惫到极点的时候,脑子就空了,这时候有什么念头儿,更容易灌输进去。
所以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这800人已经真心认同渤海国了,虽然没有共同的文字,语言,习俗……但是他们至少有同样的烙印,闲暇的时候,胳膊上的光复渤海的字样,会让他们感到格外的亲切。
就这样,一个人造的民族就出现了。
当然了,他们还很松散,很脆弱,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至少有了模样!
唐介奉命来探查大氏的情况,就是为了看看这些渤海的遗民是真是假!不管是谁,都必须承认,唐介是不会撒谎的人,他的话是最可靠的。
“老夫处罚了二程,王大人,你就不要赶尽杀绝了。”唐介淡淡说道。
王宁安连忙笑道:“唐相公的安排非常妥当,二程毕竟文弱,我会安排大夫照顾他们,绝对不会出事的。”
唐介眼中露出一丝惊讶,他把茶杯放下,试探着问道:“王大人,你不知道二程做了什么?”
“晚生怎么会不知道,要不然您老人家也不会大老远跑到沧州来了。”
果然是个人精儿!
唐介深吸口气,“那你还派人去照顾二程?”
“我哪是照顾他们,我是照顾自己呢!”王宁安十分真诚道:“唐相公,光复渤海国,那可不是一个小事情,要是身边没两个随时往朝廷送信的人,怎么能放心啊!”
这个“放心”当然不是指王宁安,而是朝廷!
唐介愣了一下,开怀大笑,点着王宁安道:“你可真是个鬼机灵,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
名义上把二程赶到沧州,是惩罚他们,暗中却是担负任务的,这点王宁安当然心知肚明,却也没有拒绝,毕竟他做的事情太大了,完全瞒着上边,自己一个人干,哪怕赵祯都不会放心的。
“王大人,你能清楚分寸,那是最好,老夫也想提醒你一句。”
“唐相公请讲。”
“这朝堂之上,大部分的人,还是希望收复燕云的!”唐介目光炯炯,盯着王宁安,从他的眼神当中,竟然有一丝的欣赏之意。
“老夫一生,信奉正道直行这四个字!老夫认为,唯有堂堂正正,才能匡扶社稷,中兴大宋!”
王宁安笑道:“晚生相信大宋至上,天下至上,一样想匡扶社稷,中兴大宋。”
“哈哈哈!”唐介大笑道:“有两句话,其一,道不同不相为谋,其二,叫殊途同归。王大人,你觉得是哪一句?”
“当然是后一句!”王宁安立刻道:“如果天下都是唐相公一般的道德君子,自然天下大治,谁也不用费心思了。奈何如唐相公一般,万中无一,蝇营狗苟之徒,何其之多?虎豹狼虫,横行天下,如果不会挖坑下网,是没法收获猎物的。”
唐介低着头,做沉思状,半晌缓缓道:“老夫一把年纪,不敢说你的想法对,也不敢说我的对,总而言之……”
“一切为了大宋!”王宁安笑着举起茶杯,“以茶代酒,干一杯!”
唐介笑道:“好,一切为了大宋!”
渤海遗族,这是个弥天大谎,不要低估朝堂诸公的智商,人家不是看不出来。
但是,就像王宁安分析的那样,这个谎话对大宋有利。
至少有了渤海国之后,大宋就能躲在后面,赢了最好,输了就把他们抛出来,平息辽国的愤怒,总而言之,大宋不吃亏。
要是直接谋夺燕云,谁都没有胆气,但是多了渤海国,大宋闪展腾挪的空间就广阔了。
这个在后世叫做代理人战争!
耿直如唐介,也看出了其中的好处,故此毫不犹豫站在了王宁安一边。
临走的时候,唐介随口告诉了王宁安,朝廷派遣状元郑獬作为使者,出使辽国了。
唐介这是什么意思,单纯通风报信吗?
王宁安眼珠转了转,就感到了其中有问题,唐介不会无缘无故和自己提这个的。
“我看不难理解。”
难得,大苏摇头晃脑,给王宁安分析道:“郑獬在金殿的比试,声名扫地,成了几十年来,最丢人的一个状元。”
说到这里,苏轼丝毫没有罪魁祸的觉悟,还侃侃而谈,“就像是二程,他们为了保住名声,不得不来到沧州。而郑獬也唯有立功,才能洗刷耻辱,不然就一辈子抬不起头了。”
王宁安轻笑了一声,“就算你说的对,可是唐介为什么要提醒这个?”
苏轼嘿嘿道:“这就是关键了,郑獬去了辽国,他就可以打听大氏的事情,很快就能知道姐夫在撒谎了!”
大苏说完,突然脸色狂变,“姐夫,你惨了!!就连唐相公都愿意帮你撒谎,可问题是辽国不会啊!他们一定会戳穿你的谎言,没有什么七十年苦战,更没有忠勇无双的大氏……那时候你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