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提议收复辽沈,张恪身边的人就不断进言,他们也是反对出兵,只是这些人不是想着议和,而是想养寇自重!
大明朝功高爵显的武将众多,但是真正能威胁朝廷的却少之又少,即便如同戚继光,李成梁一般的悍将,只要一道旨意,就得乖乖回家。原因很简单,就是明朝拥有完备的监督体系。
不光以文驭武,还有宦官监军,武将可以专横跋扈,可以贪墨无度,甚至可以庸碌无能。唯独不能拥兵自重,威胁皇权!
对武将的限制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甚至以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作为牺牲品!
但是这帮人用尽心思围堵,偏偏就漏掉了一个人——平辽公张恪!
也要感谢野猪皮,他摧毁了大明朝在辽东的秩序,给张恪的崛起扫平了障碍,没有文官限制,没有宦官添乱。张恪大刀阔斧建立田庄,编练军队,通商开埠,展工商。将财权,军权,民政大权集于一手,俨然最大的军阀。
等到朝廷再想制衡张恪,已经失去了时机,只能白白看着张恪做大,这就是天启,魏忠贤,乃至满朝文武最大的无奈……
但是作为对立面,张恪同样清楚自己的处境,他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强大。
先大明()是存在了两百多年的庞然大物,在每个军民心底深处,都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尤其是最近朝廷对辽东采取了怀柔的政策,对一些将领大肆封赏,加官进爵。诸如满桂、周敦吉、秦民屏等人,他们虽然听从张恪命令,可是在心头,说不定更看重紫禁城里的皇帝。
其次辽东施行的是战时体制,一旦长时间和平安宁,军队失去进取之心。贪图安乐,就未必会跟着张恪出生入死。
第三,别人不清楚,可是张恪心里有数,天启能当皇帝的时间不长了。不久之前,他接到了张晔十万火急的密信,天启在临幸妃子的时候,竟然昏厥过去,显然天启的身体出了问题。一旦如同历史一样,崇祯继承皇位。那可是一个刚愎自用,又看不清形势的家伙。天启不敢动张恪,可是崇祯没准就一道圣旨,想要解除张恪的兵权。
闹到了那个地步,双方除了撕破脸皮,就真的没有退路了。
……
所以部下建议养寇自重,而张恪则是判断时间紧迫,必须拿回辽沈,扩充实力。应付未来的挑战。结论迥异,不是参谋水平差,而是他们没有穿透历史的眼光。
张恪要借助这次大战,扩充地盘。凝聚人心。除此之外,他还要使辽东的百姓和明廷离心离德,彻底站在自己一边!
本来张恪还没找到着力点,结果明廷糊里糊涂赞同议和的主张。给张恪绝佳的机会。
他立刻动员手下人将消息传递出去,而且还编排戏曲,让说书先生到处讲书。大明朝可不是咨询达的后世。虽然有邸报,可是那只是官员和士绅才能接触到的东西。普通百姓对历史,时事的知识,多半都靠着戏曲和小说。
当百姓们听到议和两个字,根本不会在乎朝廷的条件,只会想到又要抛弃他们。原本他们就对朝廷失望到了极点,如今更是多了无穷怨气!
听到张恪说要他“抗旨不遵”时,有几个年轻读书人带头跳了出来。
“国公爷,朝廷什么狗屁圣旨,鞑子杀我们的兄弟,抢我们的土地,试问辽东的百姓,谁和鞑子没有血海深仇?我们要报仇,偏偏朝廷一群软骨头的懦夫,竟然想着议和!亏他们能说得出口!倘若朝廷真要敢追究国公爷的罪责,小人们愿意承担!”
他们的叫嚣,得到了不少人的掌声,可是也有一些持重的老者忧心忡忡。
“国公爷,小人们全都支持您。可是一旦朝廷不让出兵,不给粮饷,我们还能不能打得过建奴啊?”
此话一出,大家的目光全都落在了张恪身上。一双双恳切的眼神,都盼着国公爷能拿出办法。
“诸位,辽东这几年也有些积蓄,军队的粮饷军械都够打一场大战!建奴更不是我们子弟兵的对手!”
“好啊,说得好!”
大家爆出热烈的掌声,等到掌声停下来,张恪却面带忧虑。
“虽然军械粮草不缺,可是在建奴治下,还有无数百姓,他们一无所有,成了最可怜的农奴,朝不保夕。就算光复辽沈,这些人也必须及时赈济,若是不然,他们肯定会冻饿而死。本爵上书朝廷,就是希望朝廷能征集粮食,解决战后抚恤事宜……”
张恪没有把话说下去,可是大家伙都听明白了,朝廷要议和,显然不会出粮食了。可是别忘了,那些沦陷区的百姓,他们很多都是在场众人的亲朋好友,乡里乡亲。怎能不顾忌他们的生死!
一道难题,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很快嗡嗡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大家伙都吵不出办法,不过对朝廷越来越不满,甚至破口大骂狗皇帝的都大有人在,正是张恪想要看到的结果!
“咳咳,大家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