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决定性的错误(1 / 2)

明末传奇 风中的失落 1622 字 2022-11-28

陈新甲是带着一股子的怨气抵达宁远城池的,他本来是驻扎在山海关的,山海关距离宁远城池接近两百里地,按说在山海关遥控监督指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可蓟辽总督洪承畴不比已经阵亡的五省总督孙传庭,对陈新甲远距离的命令采取了拖延的战术,一直都没有部署驰援锦州城池的计划,这就迫使陈新甲冒着巨大的危险,前往宁远城池。

一路上,陈新甲还是非常注意观察的,皇太极率领的后金鞑子,在辽西驻扎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攻克了很多的军堡,应该说朝廷大军的主要力量,悉数都驻扎在山海关、宁远城池和锦州城池之内,其余地方则基本是放弃了。

陈新甲重点关注的就是山海关到宁远城这段近两百里的范围之内,是不是有后金鞑子的力量,或者说后金鞑子是不是在这些地方实施了重点的防御,在陈新甲看来,后金鞑子既然对锦州城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就应该要预防朝廷大军的增援。

可陈新甲什么都没有发现,就连他一路上赶赴宁远城池,都很是顺利,没有遭遇到任何的阻击,甚至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后金鞑子,这让陈新甲不敢相信。⊕↘,

进入宁远城,来到蓟辽总督府之后,陈新甲没有马上表明自身的观点,而是独自思索了两天的时间,这期间蓟辽总督洪承畴禀报了辽西的战局,已经斥候侦查到的所有情报,包括从宁远到锦州这一百多里地的范围之内,后金鞑子的防御都不是特别的严密,其大军几乎都集中到锦州去了。

这让陈新甲下定了决心,北方混乱的局势。迫使他必须尽快做出相应的安排和部署。

蓟辽总督府,厢房。

陈新甲和洪承畴两人在厢房里面,没有任何其他人。

这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商议,决定朝廷大军下一步的行动该如何进行。

洪承畴的观点非常的明确,那就是按照既定的方针,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消耗后金鞑子的实力,毕竟后金鞑子是远道征伐,后勤保障方面异常吃力,朝廷大军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固守山海关、宁远和锦州等主要的城池,可以适当的放弃一些军堡,但锦州城、宁远城以及山海关是需要死守的,而且从三个城池的重要性来说,山海关是排列在第一位的。宁远城排列在第二位,锦州排列在第三位。

锦州遭遇到后金鞑子的围攻,应该说存在很大的危险,不过洪承畴也有一定的把握,作为辽西最为重要的城池,锦州的城墙是异常厚重的,只要指挥作战的总兵祖大寿不出现重大的失误,城内的五万军士固守应该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祖大寿可不是一般的总兵。一辈子几乎都在辽西,多次与后金鞑子交战。骁勇方面是不用多说的,至于说祖大寿是不是有可能投降后金鞑子,洪承畴也是有一定把握的。

如此情况之下,让后金鞑子拼命的进攻锦州城池,驻扎在宁远和山海关的大军,除非是到了关键时刻。才有可能驰援锦州城。

总之,洪承畴的意思,就是与后金鞑子打消耗战,看谁能够持久。

洪承畴这样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从战斗力方面来说。朝廷大军明显不如后金鞑子,尽管说在兵力上面占据微弱的优势,可这根本不值一提,曾经的大凌河之战,在人数上面占据绝对优势的朝廷援军,依旧败在了后金鞑子的马蹄之下。

不过朝廷大军最为熟悉的战斗模式,那就是固守城池的战斗,曾经的宁远保卫战、宁锦之战锻炼和磨砺了边军守卫城池的能力。

洪承畴的决策合情合理,陈新甲不可能完全驳倒,尽管陈新甲所站的位置不同,脑子里想到的事情更多,譬如说李自成和张献忠两路的流寇,譬如说郑家军等等,中原的局势已经不可能让洪承畴在辽西与后金鞑子对峙。

陈新甲明白,洪承畴是不会考虑这一切的,也没有必要考虑这一切。

两人之间的争论,倒也平和,毕竟陈新甲曾经在辽东多年,也参与了对流寇的作战,对于诸多的战术安排等等,内心还是有数的。

从公正的立场上来说,陈新甲和洪承畴两人都是没有错误的,两人都颇有能力,可惜的是两人站的角度不一样。

争论持续了接近两个时辰,陈新甲终于忍不住了。

陈新甲是代表皇上到辽西来督战的,从一定程度上面来说,他的意见就代表了圣旨,只不过洪承畴有着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职衔,陈新甲不好说重话。

洪承畴毕竟是以兵部尚书衔兼任蓟辽总督的,那就更应该明白朝廷面对的乱局,如今的情形之下,朝廷根本不可能在辽西消耗全部的人力和物力,必须尽早从辽西脱身,哪怕是到了关键时刻,陈新甲亲自出面与后金的皇太极议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