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并没有赶往“宛”亲自指挥当地的作战。
总的来说“新郑”显得最为重要,再则智瑶应该给予其他人表现的机会。
叫“宛”的城池并不是三国的那一座,只是当前的这个“宛”一样处在四通八达的平原地带。
主战场“新郑”的楚军中计遭遇火攻之前,处在“宛”的交战已经爆,只不过是小规模的形式。
“分列队!”
一声指令之下,原军的一队骑兵分成了两队,高速驰骋之下看上去就像雁行一般。
他们一共三百余骑兵,对手是约有五百人的宋军,也就是周制下的一个“旅”兵力。
在“宛”这一边,最先抵达的便是四千左右的原军骑兵,他们负责袭扰行军状态下的联军。
卫桃再一次大吼:“合击!”
看似列队飞行雁群的骑兵,头部率先与宋军生碰撞,随后两支“翅膀”将宋军给围了起来。
那是原军骑兵一个先射箭,随后掏出马刀的战斗过程。
宋军从未遭遇过原军的骑兵,有再多的道听途说也仅是听得迷迷糊糊,亲自碰上原军骑兵再较量下来,有点明白楚国人和郑国人所说的“侵略如火”是个怎么回事了。
原军骑兵先是不断在外围奔射,没有穿着甲胄和佩戴盾牌的宋军,他们不想待在远处挨箭射肯定要进行闪避,结果是队形变得越来越松散。
宋军队形变得松散正是原军骑兵想要看到的结果,军官逮住机会动冲锋,一个照面无法消灭所有宋军,大不了来回几次凿穿也就是了。
偌大的平原不止有卫桃率领的这一支骑兵队,他们只是众多骑兵队伍中的一支。
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大概就是卫桃出身于卫国,成为原国人也就是近七八年的事情。
卫国遭到智氏消灭时,卫桃仅是十三岁,不是贵族子嗣也就没有国破家亡的概念。
不开玩笑,国家存在,然而未必是所有人的国家,没有受到庇护,从未有过贡献,别说对国家的归属感,估计连国家的概念都没有。
没错,卫桃和父亲都是野人的出身,原本只有名,后来以居住地为氏。
能够骑马骑得很好的原因挺荒谬,卫桃的父亲一开始并不是栖息在卫国境内,原本在一个叫“东不羹”的地方。
那个“东不羹”原本是戎、狄混居的区域,不存在国家,有的只是部落,卫桃的父亲是在楚军对“东不羹”实施军事行动时才逃到卫国。
这样说的话,卫桃的祖上不是戎人便是狄人,可是现在大多数人的归属并不一成不变。他们到了卫国成功融合进去,说着卫国话,遵从卫国的风俗,谁能说他们不是卫国人了呢?
卫桃的父亲到卫国先是某个卫国贵族的马奴,后来带着马匹逃走,自小教导卫桃骑马,才有了卫桃一身出色的骑马本领。
卫国被智氏吞并之后,当时的智氏文的跟野人约法,约法不成则是动武,卫桃父子也就成了智氏有效管理下的一员了。
如果智瑶没有对智氏做出那么多的改革,卫桃估计一辈子也就是普通众生的一员,不会有进入军队的机会,更加没有可能当上骑兵。
看看骑在战马上驰骋的卫桃是那么意气风,智瑶的改革明显不止让智氏变得强大,受到的影响的还有无数的人。
“此战得胜,我等又记一功!”卫桃的喊话声音充满了欢快。
卫桃听说过一些往事,以前智氏是以割取敌军的级伦功,搞得大家会疯抢敌军级,好些时候为了一颗敌军级袍泽还会打起来。
一些老兵最爱讲的就是他们腰间悬挂血淋淋的敌军级,再列队向敌军展开冲锋,敌军通常都会被吓得屁滚尿流,弄得一个不战自溃的下场。
“为什么不再以割取敌军级的记功方式了呢?”卫桃很多时候会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