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伏笔(200月票)(2 / 2)

看到欧阳朔,映柚放下手中的行礼,走上前来,关心地说道:“大哥,我跟青儿搬到西偏院住,主院就剩下您一个人,太冷清。依我看,还是再招几个丫鬟吧。您现在已经是一县之主,可不能再像之前那么随意,身边连个伺候饮食起居的人都没有,外人会看笑话的。”

欧阳朔一怔,随即点头说道:“映柚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招丫鬟的事情,大哥就交给你去办。”

映柚立马给了欧阳朔一记卫生眼,不满地说道:“大哥你还真省事。”

为欧阳朔招丫鬟,这事可大可小。作为领主府的老爷,欧阳朔的丫鬟,自然就是后院丫鬟当中的大姐大,属于管事级别,比早前司琴和司棋的地位还要高。因此,这里面的拿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了,对于出身大户人家的崔映柚而言,这又不算什么难事。别看欧阳朔说的随便,实则已经考虑周全。

欧阳朔没有理会映柚的打趣,好奇地问道:“柚儿,你们是不是得给自己住的院子起个名字啊。西偏院、西偏院的,叫起来太拗口。”

映柚还没说什么呢,一旁的青儿蹦了过来,嬉笑着说道:“大哥,名字我们早想好咯,就叫做青映院。怎么样,这个名字不错吧?”

“青映院?不错!”欧阳朔略一琢磨,已然明白,这是将两人的名字各取一字,组合而成。更妙的是,青映谐音“情谊”,象征姐妹俩的感情,确实不错。

“嘻嘻!”青儿显得有些得意。

欧阳朔没有在后院停留,起身朝前院走去。

前院同样是一片忙碌,各司政务人员,正忙着将各自的办公用品和文书资料,搬到左边的偏院。

看到欧阳朔,范仲淹和田文镜携手走了过来,笑着说道:“领主府大变样,实在是兴盛之兆啊。”

欧阳朔点点头,想起后院青映院的命名,看来,前院也得命个名才是,要不然,叫起来太不方便。他将这个想法跟两位一说,自然是获得一致赞同。

欧阳朔自知文采有限,不愿献丑,说道:“取名之事,还得有劳两位。”

田文镜神色一动,率先说道:“明朝时期,皇宫当中,有文华、武英二殿,一文一武,相得益彰。现如今,我们府内的东西两处偏院,刚好也是一文一武,何不就叫文华院和武英院?”

如果是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取这样的名字,自然是大逆不道。但这是游戏,主地图根本就没有统一的王朝。

欧阳朔对这名字倒是比较满意,看向范仲淹,问道:“先生以为如何?”

范仲淹虽然觉得盗用前人名字,有失格调,但是田文镜说的也还是有些道理,又暗合大人的野心,也就不再反对,点头同意。

定下院名之后,接下来就是安排人雕刻牌匾。这种事情,当然不需要欧阳朔这位领主来操心,下面的人就会自觉办妥。

欧阳朔走出领主府,朝军营走去。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昨天那批俘虏的情况以及山海镇军队的伤亡情况。

军营当中,骑兵营、泅水镇守备营等赶来增援的各部,都还驻扎于此,并没有立即离开。

欧阳朔昨天离开之前,已经跟军务署长葛洪亮交代过,今天上午要召开临时军务会议,商讨军队整编的问题。

军营议事厅,各营将领聚齐。

欧阳朔坐在上,看向坐在左排位的葛洪亮,说道:“葛署长,将俘虏统计结果以及我军伤亡情况,介绍一下吧。”

葛洪亮起身行礼之后,开始汇报:“在介绍俘虏之前,我先汇报一下我军伤亡情况。北海舰队第一营,折损五十人;骑兵营,折损五十人;泅水镇城防营折损一百人,包括五十名骑兵和五十名刀盾兵;山海镇城防营折损一百人,包括五十名弓弩手和五十名刀盾兵;两个步兵营,一共折损一百五十人;神机营,折损十人。除此之外,民夫队,折损一百人。加在一起,一共阵亡五百六十人,称得上是损失惨重。”

葛洪亮停顿一下,等大家消化完毕,才接着说道:“此役,一共招降战俘三千人。其中,水匪战俘三百人,骑兵战俘七百人,普通流寇战俘一千人,精英流寇战俘一千人。两千名流寇战俘当中,步兵一千人,弓箭手一千人。”

葛洪亮汇报完毕,退回自己座位。

欧阳朔不动声色,继续问道:“军务署的整编计划呢?”

史万岁等将领齐头看向葛洪亮,这可关系到在座诸位的切身利益,自然非常关切。有些营损失惨重,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葛洪亮担任军务署长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被这些武将盯着,心中还是有些毛,好在他身后有领主大人的支持,要不然,还真的镇不住这些武将。

“军务署的意思,是优先将各营阵亡的士卒补齐。剩下的战俘,还可以再组建一个骑兵营和三个步兵营,具体如何安排,还请大人裁断。”

葛洪亮打了一个太极,没有提出具体的整编计划。

欧阳朔眉头一皱,他也看出来了,葛洪亮这位军务署长,干的有些没底气。看来,以后有机会,还得为军务署找一位历史名人坐镇才行。(未完待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