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落幕的时候,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震撼,视觉和听觉层面的震撼让大脑陷入了短暂的空白,丢失了思考能力;但渐渐回过神来之后,剥离了震撼的直线条效果,反思的余韵就一点一点地迸出来:
到底为什么震撼?仅仅只是因为鼓点吗?仅仅只是因为表演吗?仅仅只是因为弗莱彻和安德鲁的对峙吗?如果不是,那么更深层次的内涵,到底还有什么?脑海里的余韵和反思又到底是从何而来的,意味着什么?
这部电影的精彩是仅仅停留在第一层次的,还是能够更进一步地探索挖掘?
此时此刻,第一个观众提问就抛出了重磅,却没有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达米恩和蓝礼的回答之中挖掘出了宝藏,就如同小心翼翼地敲开了贝壳的一个角落,然后其中的珍珠光华就已经泄露出来,让人亢奋得忍不住开始抖。
以一个弑/父的线索将整个艺术创作与升华的思想核心串联起来,故事里的情节片段和人物的起承转合顿时就变得清晰起来,然后就忍不住再次开始细细咀嚼那些剧情细节,乃至于演员的表演细节。
这是一部有“嚼劲”的作品。
“这些全部都是蓝礼的创作思路。”在全场沉思的目光之中,达米恩主动说道,就连蓝礼都微微有些惊讶地投去了视线——虽然“弑/父”的确是他的想法,但故事主线和核心都是达米恩的创作,“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我模模糊糊地能够捕捉到一个核心概念,却不够清晰,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还是需要一点灵感,让那个灵感能够具体清晰起来。蓝礼提出了想法之后,所有一切都变得明确了起来。”
全场视线就再次投向了蓝礼:任何赞誉放在这名演员身上,似乎都不会太过夸张。
蓝礼不由哑然失笑,他必须承认,赞扬永远都可以让人心情愉快,但久而久之就可以让人自大狂妄,即使两世为人,他也难免开始膨胀起来,脚踏实地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的眼神微微闪了闪,“呼,气球已经频临爆炸了。”
一句小小的调侃自我打趣了一番,而后蓝礼又紧接着补充地说道,“达米恩,我们不会参加今年的颁奖季。”
潜台词就是:这些公关辞令还是留在明年比较合适;又或者说,颁奖季的公关说辞总是客套而疏离,为了追捧而追捧,没有丝毫真实感。
话语是蓝礼说的,而理解则是观众的自由。
全场都再次涌动着低低的笑声。
“达米恩,到时候不如考虑我一下?我觉得我还是值得努力看看的。”西蒙斯也难得地插话开了一句玩笑,现场的笑声就越汹涌起来,甚至还可以听到几声口哨,放映厅的气氛就再次轻松活跃起来。
达米恩自己也是忍俊不禁。
不等剧组成员继续进行提问环节,现场观众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再次高高举起右手,提问热情如同温泉趵突般,持续不断地喷薄而出,将映式的气氛推向了另外一个高/潮。
第一个提问打开了话匣子,而后全场提问就汇聚而来,汹涌地根本看不到尽头,原定三十分钟的提问环节,结果却足足进行了将近九十分钟,却依旧迟迟无法结束,现场观众着实太过捧场,重点是,达米恩、西蒙斯和蓝礼也始终享受其中,激烈的讨论热情比起座谈会也毫不逊色。
如果不是罗伯特-雷德福主动登台强硬中断了提问,以一句“为记者们留下一点工作内容吧”,这才为热火朝天的映式画上了圆满句号,否则活动还将无止无尽地延续下去。
映式内场是无比喧闹,但放映厅外场的记者们和影迷们就吃尽苦头了,齐齐聚集在门口,等了又等、等了又等,却始终看不到映式的散场,急切难耐的情绪已经经历了沧海桑田——平复了又汹涌、汹涌了又平复,起起伏伏地几个来回,然后折磨煎熬才终于结束。
“怎么样?”
这几乎是每一个人脑海里的问号。
“爆裂鼓手”正式确定立项以来,因为这是蓝礼次担任制片人的作品,熙熙攘攘的灼热聚焦视线就从来不曾降温过,不同于商业电影的热闹——拍摄剧组永远是记者和影迷环绕、社交媒体永远是照片和视频齐,独立电影的关注更多是一种期待——期待着大爆特爆、期待着马前失蹄、期待着作品问世后的反响。
伴随着蓝礼的声望逐渐走高、伴随着蓝礼的人气逐渐爆、伴随着蓝礼的口碑逐渐累积,“爆裂鼓手”更是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今年圣丹斯的第一话题第一期待,无论是否来到了帕克城,几乎人人都在好奇着:
这部作品如何?
现在,谜底终于揭晓,观众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2014年最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