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国际局势(2 / 2)

武大郎新传 千古力 1405 字 2022-11-30

西夏国力已经远不如以前了,他们就算攻下宋国的城池后也无力占领,所以他们秉持的就是“三光政策”,他们的“三光政策”比起后世的倭寇要“良心”多了,他们对宋朝就是抢光,抢光,再抢光!

打到哪里抢到哪里,抢完就跑。

所以,这种仗也最难打,西夏的整个政府军都变成了打游击的贼寇,这边抢完跑那边,整个西夏边境鸡犬不宁。

其实,就算宋朝按照西夏的勒索照单全给,西夏也还是会来这么一出“三光政策”,只不过他们不会这么明目张胆,政府军都是要装扮成盗匪后,才来抢劫的。

没办法,谁让宋朝这么富庶,但是军事和外交上却如此的软弱呢?

不抢你抢谁?

不止西夏,宋朝周遭边境,除了大理,甚至连南蛮小族,都敢时不时的侵扰一下大宋,打打这里那里,抢一点这个那个。

而纵观整个国际局势,西方已经进入中世纪末期,各种混乱不堪,最强大的国家是神圣罗马帝国;中东地区也崛起了几个地域辽阔的王朝,以埃及人和阿拉伯人为主;东亚这边宋朝周围虎狼伏踞,辽国,金国,土蕃诸部,大理,南蛮……朝鲜半岛现在叫高丽,日本还处于奴隶社会的平安天皇时代。

在这无数的国家中,宋朝无疑是最闪耀的一颗星星,无论经济政治文化都将其他国家远远的甩在了后面,但是这颗璀璨的星星却面临着诸多强敌的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会被毁于一旦。

但是无论宋朝的地缘政治有多恶劣,但是唯独有一点,那就是宋朝的商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当地官府极力拉拢的存在,可以说宋朝的商人在外比宋朝朝廷有面子多了。

即便是西夏这样的蛮族,在侵扰宋朝边境的时候,只要是政府军,看到过往宋人商队后,都很少去骚扰他们的。

因为那些商人们贩卖的都是他们本国百姓最需要的生活用品和手工制品,或者贵族们喜爱的各种瓷器和书画等物件,得罪了宋朝的民间商人们,那么他们全靠抢根本满足不了本国百姓对宋朝商品的大量需求。

其实对于西夏辽国的百姓来说,他们也并不想常年参加战争,无论一国高层的野心有多么大,老百姓都是绝对爱好和平的。而西夏的老百姓之所以提着马刀,跨上战马加入战争,主要是他们不得不如此。

游牧民族几乎没有手工业,他们连生活最基本的锅碗瓢盆都难以制作出来,而他们能拿出手的只有一些牛羊牲口,这些产品之前宋朝的需求量不算大,这样他们就很难换到那些生活必需品,所以不得不发动战争,进行抢劫活动。

殊不知,西夏军队每一次打劫宋朝境内的县城村落回来后,每个人的马匹上都挂满了黝黑的大锅,或者勺子铲子,金属酒壶等物件……

由于西夏常年侵扰宋朝国土,所以宋朝对其进行了经济制裁,不和其通贸易,但是近年来情况有些转变,大宋商业越来越发达,对于西夏那边的畜牧产品的需求也大了许多,所以便有商人不顾禁令,干起了走私的行当。

赔本的买卖没人干,掉脑袋的买卖有人干嘛!

至于宋朝和辽国,是专门开辟了榷场互通贸易的,本来的榷场仅限交易一些大宗商品,发展到现在那些商品管制已经形同虚设,辽国禁止本国商人卖给大宋战马等战备物资,而大宋也禁止铜钱和书籍流入辽国。

可结果呢,两国的商人走私的不亦乐乎,大宋这边海量的吃进战马,辽国那边大量赚取铜钱,甚至大宋的铜钱已经成为了辽国的官方货币……

这种频繁的商业往来,也是支撑着两国百年无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总体上,还是辽国对宋朝商品的需求大于宋对辽国商品的需求的。

在武植看来,无论是辽国还是西夏,他们那边还有一项重要的资源没有被开发出来,那就是奶制品!

需要开发的市场自然是大宋境内。如果牛奶像后世那样被中国人当成必不可缺的饮食品,那么这不仅能大大增强中国人体质,恐怕庞大的牛奶需求量足以让辽国或者西夏甚至蒙古的那些百姓放下屠刀,转而抓向奶牛的奶了……到时候谁还去战场拼命啊,赶紧挤奶挣宋人的钱,有了钱还不是要什么有什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