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敌阵,形势本就十分微妙,这个爆响瞬时让“铁公爵”号上的无数颗心重新悬起!
“舰尾中弹!”
传音筒里很快传出舰长达夫少将的声音,停顿了两秒,这位刚猛的战舰指挥官又道:“伤势应无大碍!”
听到这句话,杰利科和他的参谋军官们总算小小地松了一口气,紧接着,舰上的射击指挥室传来“各主炮装填完毕,将向左前敌舰实施交替开火”的报告。全舰统一射击指挥系统并非德国海军所独有,事实上,英国海军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最早,只不过在实际运用上稍晚于后来居上的对手。在射击指挥室的有序调度下,舰上的13。5英寸主炮早已对准了目标,只等开火的指令一到,便出声威慑敌的雷鸣咆哮。
半数主炮开火之后,舰桥上的多数军官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右前方海面。借助炮火的光亮和来自“百夫长”号的探照灯,可见此次射击的弹着点皆在目标近舷位置,舰上主炮无需调整参数即可继续射击,6英寸口径的单装副炮则处于自由射击状态,有的已经找准目标,有的还差之甚远。
与这些占据“多数”的军官们不同,长着一张“复活节雕像脸”的约翰-杰里科颇为警惕地注视着右舷后方,先前遭到“铁公爵”与“百夫长”联袂攻击的那艘德国主力舰仍可见火光浓烟,它刚刚似乎又遭到了“百夫长”号的一轮近距离齐射,航速有明显的减失,但顾及旗舰的安危,“百夫长”号显然不能继续紧咬着它直至将其击沉。按照杰利科的设想,其余英国主力舰此时正在“乔治五世”号的带领下同德国舰队的主力舰艇展开对射,从而掩护“铁公爵”和“百夫长”实施快速的穿插攻击。
“左舷海面现敌方驱逐舰队!”
一声惊呼让杰利科的军官们迅速将视线转移到战舰的另一侧。孤军冒进的一大风险就是随时可能遭到敌方轻舰艇的围攻,但为数不多的护航舰艇不足以形成有效防御,过多的护航舰艇又将制约战术灵活度。鉴于恶劣的海况极大地制约了轻舰艇的鱼雷攻击,为达成战术的突然性,杰利科未遣己方巡洋舰队和驱逐舰队大张旗鼓地开路护航,仅有直接附属于旗舰的防护巡洋舰“萨福”号和驱逐舰“橡树”号随行,而面对突然出现并企图撞击旗舰的德国战列舰,它们也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能眼睁睁看着那惊险一幕上演。
“我们撤退。”几个生冷的音节从杰利科的牙缝中吐出,距离稍远的军官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舰队司令刚刚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注意!本舰转向撤离,并信号通知‘百夫长’!”
舰队参谋长查尔斯-马登中将用嘹亮的嗓音让这些心神不宁的同僚们各归其位。他是英国本土舰队前任司令官乔治-卡拉汉爵士的旧属,在这支攸关英国命运的主力舰队供职多年,对它的舰艇、人员以及各种传统都烂熟于心,而约翰-杰里科早期供职于大西洋舰队和海军部,从1913年才开始在本土舰队任副司令,直到战争爆后的第二天才正式接任本土舰队司令一职,两者的配合必不可少,有时甚至关系到舰队作战的成败。
接到指令,舰长达夫少将依然坚守在观测台上,并通过传音筒把“右转16个罗经点”的指令下达给战斗舰桥内的舵手。战舰主炮的第二次轮替射击不出所料地取得了直接命中,出现在右舷前方的那艘德国战列舰也没有摆出一副冲上来搏命的驾驶,而是试图利用主炮数量优势展开近距离的对攻,舰员的观瞄射击非常精准,却始终欠缺了一点运气,几轮快速而猛烈的炮火下来,依然只给英国旗舰造成不足为虑的近失伤害。
就在“铁公爵”号转向撤出战斗的时候,与之策应的“百夫长”号却同时陷入四艘德国战列舰的围攻。与“铁公爵”碰撞未成的拿骚级战列舰“莱茵兰”号位于它的左舷,并将12门射速可达每分钟3的11英寸主炮转向这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遭到重创但仍在坚持战斗的凯撒级战列舰“凯瑟琳”号,它尚有4门12英寸主炮和一些副炮可独立实施观瞄射击;在“凯瑟琳”的正前方,同级战列舰“路易波特摄政王”号因受坚守阵列的命令限制,只能以4门后主炮和部分副炮攻击“百夫长”;参与围攻的第四艘德国战列舰是“图林根”号,遵从舰队临时旗舰的指令,它从“凯瑟琳”与“路易波特摄政王”之间穿过,顺势右转,径直冲到了“百夫长”号右舷后方猛轰敌舰。
“凯瑟琳”和“路易波特摄政王”一个受损严重,一个位置不佳,真正让“百夫长”号大吃苦头的反而是两艘先期建造的老式无畏舰。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它们的11英寸穿甲弹频频击中“百夫长”,造成两座主炮塔损坏,舰桥和甲板舱室多处起火,左右两舷皆有上层装甲带被击穿或震裂的情况,燃油舱内的重油正源源不断地向外泄露。若是处在正常的舰队交战状态,“莱茵兰”和“图林根”的11英寸舰炮很难对英国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重点防御部位构成威胁,但在这片混沌之海,它们就像是从盾牌后面突然刺出利剑,令对手防范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