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嗣拍拍大腿:“没事,早好了!”
杨继业继续下令:“好!延昭、延嗣,加上延安你们三人带五千铁弓手到莫胜坡大路北侧乱岗中埋伏。天到卯时,大雨将停,宋军必定上山砍柴。我要求你们把这些上山砍柴的宋军全部吃掉!”
延安、延辉、延德、延昭、延嗣齐声应道:“全部吃掉!”
花甲老卒听着杨老将军的安排又是高兴又是疑惑,他拽了拽杨继业的胳膊问道:“我说老将军!这么大的雨,您让它停它就会停啊?”
杨延嗣也嘟囔道:“是啊!就算停了,宋军也未必会上山砍柴!“
延安、延辉、延德、延昭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多有疑惑。
大帐里的十几名士兵更是一片茫然不解:说的是啊,这刮风下雨是老天爷管的事,几时播雨,几时收雨,就连专职司雨的龙王爷都不一定说得准,杨老将军一个凡夫武将怎能说卯时停,就卯时停了呢?
大家一起把目光望向了杨继业。
杨继业哈哈大笑道:“不相信?你们等着瞧吧!”
卯时整,大雨果然停止,宋军果然上山,尽在杨继业预见中。
七郎杨延嗣高兴的一跃而起:“哈哈!老爹爹当真是料事如神了!”他挥手向身旁的军兵们下令道:“弟兄们!开弓!射他个狗日的!”
延安、延昭带着五千铁弓手现身于北侧乱石岗上,一起放箭。
“嗖嗖嗖嗖”,箭如飞蝗一般遮天蔽日的射向砍柴的宋军,这队砍柴的宋军虽有两万余众,但他们除了砍柴用的短斧和铁锯,没有带任何趁手的兵器,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两轮箭雨过后,便有大批士兵倒下。
其余的人像无头的苍蝇一般向南侧涌去。
而大路南侧,又有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带着五千长枪手奋力杀出,其厮杀之酣畅淋漓竟如虎入羊群,砍瓜切菜一般。
宋军士兵们完全绝望了,只好眼睁睁的等待死亡……
就在这时,二郎杨延定手执父亲的白色令旗,放马如飞般跑来,一边
跑一边呼喊着:“爹爹有令,不可杀戮太狠!投降者免死!”
延安忙以手比做话筒大声喊道:“宋军士兵们!你们不要做无谓地抵抗了!快快投降吧!降者免死!”
一万名杨家兵跟着满山呼喊:“快快投降吧!降者免死!”
宋军士兵到了此时还有什么可选择呢?除了被杨家兄弟干掉的四千余人,剩下的一万五千多人听了“降着免死”这四个字,都无一例外地扔掉斧头,举手下跪,大叫投降。整个战斗只用了一盏茶的工夫。
后人有诗赞叹这场战斗:
统率大军动干戈,天文气象皆有说,
风雨雷电全是计,不信请看莫胜坡。
一万五千名宋军俘虏由延安、延辉、延嗣押回大营。
杨继业牵着他的白龙马信步走来,眼望着这般胜利的场面,心里自然感到非常地兴奋。他神气的刚刚一叉腰,却又把眉头皱了起来。
原来他摸到了赵匡胤送给他的那根镶金八宝玉带,当然也就想起了赵匡胤在鸡笼山说过的那一段话:“铜锤朕留下,朕的镶金八宝玉带换给你,朕立即撤兵回去,两国自此和好。不过,朕也希望杨老将军多多考虑中华统一的大业,不要使朕的将士们太过为难喽……”
由此,他又想起了太原城下赵光义劝降自己的那一段话:“辽国侵占我燕云十六州,想必老将军早有耳闻,朕率领天兵收复失地当属正义之举,也是绝不容置疑的!然而河东刘继元却勾结辽狗,违抗天意,屡屡螳臂当车,阻挠我神兵收取,着实令人可恼可恨……久闻老将军志在抗辽,威震朔北,何不顺应天时,归降大宋,帮助朕完成中华之统一大业?若听朕良言相劝,朕当厚待你杨门父子,封王拜帅,尽在情理之中……”
杨继业走到了莫胜坡的界碑前面。
这是一块刻有“莫胜坡”三个秦纂大字的六尺高的青石碑,碑的周围横七竖八躺的都是宋军死尸,望着这些死尸,杨继业心里翻江倒海,很不是滋味。他给一位死者合上了不肯瞑目的眼皮,又给另一位死者扶正了头盔,自己的眉头却拧成了一个深深地“川”字。
他转身走到“莫胜坡”石碑前,在石碑上猛击一掌,低声叹道:“莫胜!莫胜!莫该取胜……我是不该打这样的胜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