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包产到户(1 / 2)

第九章 包产到户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九八一年。

这一年,朱家所在的梁家坝也按照县上的统一安排和要求,开展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就是包产到户。以全生产队的人口总数和田土总数计算,将田土都按每个人的平均面积包干到每家每户。这样一来,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由生产队统一安排、统一出工、统一收成、统一分配的大一统大集体格局。也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切都归生产队统管理、分派的习惯,在生产和劳作上,人们有了充分的自主和自由。

由于土地承包到户后,每家每户只要交够承包粮,剩下的就是自家的。如此一来,就把每家每户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原来那种吃大锅饭、“幺伙伙羊”(即随大流,出工出不出力的意思)的局面完全改变了,每一个家庭里的每一个人,只要是能够劳动的,可以说简直就是“麻子打哈欠”,全体都动员起来了。以朱家所在生产队的一吴姓人家来说,由于她家的男人在公社做炊事员煮饭,不仅每个月能挣到一些钱,而且因为给公社干部煮饭,经常还有一些这样那样的补助、救济以及福利之类的东西拿回家,一家四个人吃饭完全不成问题。尽管这家人每年在生产队都超支,但一家人却很少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也因此,养成了这一家人都好吃懒做的习性。在生产队大集体时,不管是什么情况,一家人哪怕在家里耍起,都天天请假,不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生产队的干部们也拿这家人没得办法,虽然一家人都没有劳动,但生产队分粮食或其他东西时,她家作为生产队的一员,还得要按照她家的人口数分给她家基本数量。生产队的其他社员虽然有意见但也没得办法。包产到户后,这家人就再也无法偷懒了,自己家里的地自己不种,别人不可能去帮着种。这样一来,也就只有自己动手出力,去耕种属于自己家分到的那一份田土。过去一家人大的长期耍,已经耍赖了不想做;小的没有学不会做,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不做,原来生产队时能够分到的基本口粮已经没有了,再要靠男人在公社食堂里的那点好处已经无法养活一家了。这样一来,就只有靠自己出力劳动了。有些活实在莫法做,就只有出钱请人。生产队原来一些对这家人不满的人,土地承包后,也就开始吊这家人的二话,说是“原来吃‘安胎’(坐享其成的意思)吃安逸了,现在总吃不到‘安胎’了”。

梁家坝虽然是个坝,但总的面积并不宽,由于生产队人口多,田土少,田土加起来人均也只有几分。

朱家说起来十个人,但户口在农村的却只有李翠菊、朱世寿、朱秀蓉、朱世喜四个人,朱世财的户口已经转到省城的蜀都大学了,虽然还在读书,但当时的大中专学生国家都是要包分配的。因此,只要一入学,就等于是有了工作,也就已经算是非农业户口了。朱家其他几个人的户口都在镇上,如婆婆罗瑞花、家长朱根福、属非农业户口。大女儿朱秀珍已经出嫁,户口在嫁出地。大儿子朱世禄和媳妇王雪娇是镇上单位的职工,户口也在镇上。因此,朱家在生产队分到的承包地并不多,田、土加起来总共也只有四亩多一点,再加上一点山地,实际上也不到六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