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好书就追兄弟的打赏,谢谢大家的支持。)
一个人口只有十几万人的小城市,在大壶节的时候,能涌进来四千万人口,带来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2010年的时候,周游跟纳亚一起过来赫尔德瓦尔,当时政府统计说有七千万人来到了赫尔德瓦尔。但是印度的统计没有人相信,根据西方机构统计,应该有超过四千万人。
那个时候,周游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人山人海,什么叫人潮汹涌。相比之下,阿拉伯人的麦加朝觐内地的春运,根本不算什么了。
今年的大壶节不是在赫尔德瓦尔,这里只是半壶节,所以人要少了一大半,要不然,今天的汽车根本行进不了。
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山口,通过了人口最密集的区域,车速才又慢慢升了上来。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挡住了北方的冷空气,这里是真正的四季如春,看到这里的美景,所有人都觉得不虚此行了。
里希盖什就位于山谷中间,四周都是一千多米高的山峰,无数条的河流汇聚成了恒河的源头,组成了一副秀丽的山间美景。
在赫尔德瓦尔和里希盖什,最漂亮的房子往往都是神庙,即使是外国人建设的酒店,神庙也要占据大部分的股份。
这里的人生活水平差不多相当于内地的九十年代初,人们的生活大多很贫穷,家里有一部摩托车,都是让人羡慕的。
但是,他们的生活是数十年如一日,内地解放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水平就比内地高,从八十年代,内地开始展了,他们依旧是这样,等内地的生活水平上升到了新世纪,他们依旧停留在这个水平。
所以,看多了外国人的生活,周游也对内地的领导少了许多非议。不管内地有多少不足,但是三十年的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是事实,并且展的比任何国家都快。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该值得尊重和认同。而不是一直盯着内地的不足,只会无责任的抱怨。
汽车停在了里希盖什一个叫韦埃尔巴德拉的小镇,这里有一座建设的非常漂亮的对外参观的神庙,但是所有人都没有参观的欲望,只想早点找到住的地方先安顿下来。
导游和司机在这里领取了一张通行证,有了这张通行证,汽车才穿过了一条横跨恒河的小桥,到了河对岸。
在绵延的山路上,汽车又走了差不多三公里,透过山林,可以看到对岸的里希盖什的市区。过了市区又往北大约两公里,汽车终于停在了一大片神庙的外面。
的确是一大片神庙,因为这里的神庙一座挨一座,在山脚下一直绵延的大约两公里长,最宽的地方大约有一公里,西侧就是恒河水。对岸在一条不知名的河流和恒河的三岔口之间,仍然还有一大片的神庙。
周游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但是他仍然装作哪里都不知道,跟着导游来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神庙门口,在短暂的交涉之后,他们被领了进去。
苦行僧也叫禁欲者或苦行修道者,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成净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四大阶段。他们一般经历了学业、工作以及成家立业等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在子女长大成人后,就离家出走,去当神的使者或仆从。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冥想修行,通过把物质生活降到最为简单的程度来追求心灵的解脱,摆脱无尽的轮回之苦。正因如此,苦行僧经千年而不衰。他们被许多人看成是来凡尘普渡众生的神的使者。
同时,印度教认为,人需要经过多次轮回才能进入天堂,得到神的关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径,在此生受苦,下辈子就可以得到神谕和真经,苦行僧就被认为是这样一条捷径。
从派别上来区分,苦行僧分为天衣派和青衣派,天衣派不穿衣服,青衣派一般穿黄色外袍。佛教在原来就是印度教的一个分支而已,所以在印度备受打压,最后只能传到了内地和缅甸,泰国等国,反而在源地已经式微。
但是从种,姓上来区分,在外修行的一般都是低种姓的裔民,第一种姓的根本不需要受苦,他们可以在神庙享受其他人的供奉。
第二种姓如果有贡献,或者奉上了家产,一般也可以享受在神庙里修行的待遇,第三种性如果有很大的贡献,也有机会到神庙修行,但是大多数跟第四种姓的人只能在外苦修。
几千年来,还从来没有第四种性的裔民能进入神庙修行的,所以在印度也有一种说法,说苦行僧是对种姓制度的无声抗议。
纳亚的家族属于第二种姓刹帝利,这可是相当于印度的贵族阶层。他们家族也一直是圣地的几支强大武装家族之一,有着护卫圣地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