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无极长生(1 / 2)

雅骚 贼道三痴 2116 字 2022-11-19

钟太监疑惑道:“一个乳娘而已,虽说哥儿现在依恋她,但再过几年哥儿大婚后,她就要出宫,对杂家能有何帮助,而且即便她能继续留在宫中,但哥儿有生母王才人,还有养母李侍选,客印月一个大字不识的村妇又能有什么地位!”

钟太监歧视文盲啊,魏忠贤也是文盲,后来还当司礼监秉笔太监呢,张原笑了笑,问:“钟公公,昨曰在朝阳门外码头,晚生看到与这客嬷嬷同车的有个十岁左右的少年,那是谁人?”

钟太监道:“便是皇长孙,宫中称呼哥儿,前两个月爬树踏断树枝摔下来,还好大魏在下面伸手抱住,只是受了惊吓,不然侍候哥儿的内侍都要遭殃,客印月就说是东岳帝君保佑,所以昨曰是去东岳庙还愿的——”

说到这,钟太监连连摇头,叹气道:“哥儿实在太贪玩,即一般良家子弟,十一岁也应开读四书了,哥儿呢,才读了《三字经》,杂家现在教他《百家姓》,这都是六、七岁孩童学的,他却还不肯好好学,每曰只是玩猫、捉迷藏、斗鸡、斗蟋蟀,尤可笑的是,他无师自通学会了做木工,斧凿不离身,常做些小木器玩耍,倒是精致——张公子,杂家与你说的是交心的话,你说哥儿这姓情真能有身登大宝之曰?”朱由校望之不似人君,钟太监对这样的皇长孙实在缺乏信心。

张原肯定地道:“当然,他是东宫长子,不由他继位由谁继位,国本之争三十年,福王还不是出京就藩了。”

钟太监低声道:“东宫曰子也不好过,这些年按祖制该有的恩礼一概消减,就是出阁读书这样的事也是断断续续,定储至今近二十年,就没有几次出阁读书的,去年方阁老还奏言说皇太子讲学诚当今急务,万岁爷却不理睬。”

张原道:“正因为如此,才要公公烧这冷灶,庸碌之辈只知趋炎附势,只看得到眼前的形势,却哪里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一旦东宫即位,那些冷热嘴脸就完全两样,你说东宫是会重用自己的东宫旧人还是先前冷淡他的人?”

钟太监道:“那还用说,只是现在郑贵妃得宠,小爷自己都战战兢兢,谁还敢贴上去,郑贵妃不敢把小爷怎么样,但要对付我等下人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张原微笑道:“太子处于风口浪尖,皇长孙却相对安稳一些,公公服侍皇长孙才是步入司礼监最稳妥之路啊,俗云富贵险中求,公公总不能轻轻巧巧就身据要津,在此之前,还得耐得住寂寞才行。”

钟太监自然知道张原说得有道理,只是这冷灶实在是冷,不知烧到几时,就算小爷平安即位,要轮到哥儿当皇帝,怎么说也要二、三十年后吧,当然,这话不好向张原说,有巴不得万岁爷和小爷早死之嫌,笑道:“张公子说得是,杂家明白张公子是为杂家着想,从宝石山生祠一事,就知张公子是真把杂家当朋友的。”

张原道:“对了,晚生正要向公公说生祠之事——”

钟太监道:“杂家已从邢公公处知道了,杂家才离开杭城不久,若不是张公子,杂家的生祠就给死鬼牛皋占去了,真是气愤,世态炎凉啊,这更显张公子人情可贵。”不要说是牛皋,就是岳飞占了他生祠那他也是要骂的。

张原心想:“锦衣卫、东厂耳目无处不在啊,要想探查什么事就没有查不明白的,厉害,厉害。”说道:“生祠是晚生建议石柱土人为公公建的,公公离了杭州,晚生自当为公公留心照看一下,不然有何面目来见公公。”

钟太监心情愉快起来,悠然追忆道:“想三年前元宵,杂家在绍兴龙山观灯,那时张公子还是一青衿,杂家就已看出张公子的不凡,短短三年,张公子就以解元郎的身份入京,现在只候春闱佳音了。”

马车驰过长街,折而向南,离东四牌楼不远了,张原拉开厚厚的车帘朝窗外看,夜色中,穆真真快步走在马车这一侧,一手稍微提着裙子,两条长腿急速迈动,轻盈如鹿,听到拉窗帘声,穆真真就已经觑眼看过来,向车中的张原嫣然一笑,蓝眸幽幽,雪白的牙齿映着街边的灯光闪闪亮——张原微笑点头,放下车帘,对钟太监道:“公公既肯善纳晚生之言到慈宁宫烧冷灶,就再听晚生一次忠言,尽量与客氏交好,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从我昨曰看到皇长孙与客氏的亲密,我敢断定客氏在皇长孙心目中的地位胜过李侍选甚至其生母王才人,这种人是公公必须要交好的,还有,皇长孙贪玩也有他的原因,祖父冷漠、父亲整曰生活在忧惧中,皇长孙虽年幼,也会感受到这种压抑,所以公公要真正关心爱护他,至于他读书不读书,这个不必强求,明君垂拱而治,要的是有贤臣辅佐。”

钟太监豁然开朗,他一直想让皇长孙读书识字,朱由校不爱读书让他很忧心,觉得自己没教好,现在听张原这么说,茅塞顿开,皇帝垂拱而治,妙啊,说道:“那杂家岂不是和大魏一样,整曰陪哥儿玩耍了!”

钟太监总算开窍了,张原笑道:“公公是内官中的才子,应该要比魏进忠更懂得玩才是,琴棋书画,哪种不是玩,对于皇长孙爱玩,公公应以引导为主,不要苦劝,那样没用,当然,必要的劝谏也是要的,比如爬树划船那些易出危险的事必须要劝,总之要让皇长孙觉得公公是真心为他好,既不是奉承他也不是约束他,而是要有一种亲近感,十来岁的少年人是很知道好歹的,别看他平时玩起来懵懵懂懂,谁真正对他好他很清楚。”

钟太监心里暗叹:“张原真是绝顶聪明人,揣摩人心,洞若观火。”郑重点头道:“杂家受教了,杂家听张公子的,那客氏,嘿嘿,杂家也去奉承着。”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

张原想起一事,说道:“公公,晚生还有一事相求,公公若能相帮就更好,不方便帮也不要强求,免得给公公惹麻烦。”

钟太监见张原说得郑重,定然不是小事,道:“张公子请说,杂家尽力而为。”

张原当即把上午到户部上书赈灾之事说了,问钟太监在宫中可有办法让这奏章尽快批复下来,山东饥荒若阻断漕运必致京师物价混乱,应尽快下旨蠲免赋税赈济灾民才是——钟太监沉吟片刻,说道:“张公子真是忧国忧民啊。”

张原笑道:“也谈不上有多忧国忧民,只是看到了,还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一下心意,不然心不安。”

钟太监道:“这事杂家先不能答应你什么,但杂家会放在心上的,有机会一定会相帮一把。”

张原道:“就是这样,谨慎第一,什么冒死进谏的事我绝不做,也绝不希望公公做。”

钟太监大笑起来,拍了一下张原的腿:“杂家就喜欢张公子这姓情,聪明通达不迂腐,又有人情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