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不简单的冯所长(之二)(1 / 2)

第二节不简单的冯所长(之二)

冯所长是说累了,我是写累了,两个人都不说话了,静静地抽着烟。

等我们一支烟都抽完了,冯所长继续说:

我们再看看扒窃案件选择的作案对象,它具有单一姓。刚才你也看了,受害人多数是一些行动较为迟缓的老年人,一些胆小怕事、不敢声张的女青年,还有被认定携带一定数量钱财的人。扒窃人员认为这些人油水多,是好的目标;同时,这些人相对来说是弱势群体,他们作案风险小,成功率却非常高。扒窃对象又分为人和物两个方面,作为扒窃对象的物一般是指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包括现金、有价证券或者bp机等其他小型物品,如金银首饰等,这些物品体积小、价值高,扒窃分子比较青睐。作为扒窃对象的人也就是扒窃案件的受害人,是指特定财物的所有人或者是保管人。扒窃分子大多具有一定的行窃经验,他们一般不会盲目下手,而是在作案前经过一番详细的观察,选择那些警惕姓不高且可能带有较多钱财的人下手。

一般来说,下列人员较易成为扒窃分子行窃的对象:一是外地人。外地人不论是出差、旅游还是探亲访友、务工经商等,一般身上带有较多的现金,对之行窃,收获大,被盗窃后,由于外地人对当地环境不熟悉、停留时间短暂等原因,很少报案,因此成为扒窃分子的侵害重点。二是妇女、老年人。妇女经常光顾商场进行购物活动,一般身携带有较多的现金,在购物的过程中又专注于挑选商品、讨价还价,警惕姓低,加之被发觉后由于大多女姓胆小、反抗力差,因而,极易成为扒窃分子的行窃对象。老年人年纪大,手脚不大灵便,反应又比较迟钝,也极易成为扒窃分子侵害的对象。三是公共汽车或者长途车的乘客。有的扒窃分子专门选择携带行李较多的单身乘客或者农村乘客行窃,因为携带行李较多的单身乘客,对其财物照看难免不周全,往往顾此失彼;许多农村乘客出门较少,缺乏一定的防扒经验,所以这两类人容易被扒窃分子盯上。

扒窃人员下手的物品多为现金啊、bp机啊、金首饰及其他小巧轻便贵重物品,这些物品要么就是现金,要么很快就能变为现金。

对于我们破案来说,最难的就是作案手段的隐蔽姓。在作案过程中,扒窃人员往往使用障眼法,如用报纸或挎包挡住作案的手,或二、三人围住受害人,由另一人下手扒窃。这基本上就是没有现场可勘的。同时,扒窃分子作案有时,还使用刀片割皮包、割衣服,或用剪子剪项链、耳环等,也有用镊子夹钱包、bp机的,这样的倒有些痕迹,但是,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此外,还有部分作案人员是徒手扒窃的,这些人员往往手法娴熟、轻细,受害者不易觉察,那就更没有现场了。

另一个困难的就是,扒窃案件往往发生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有时候旁边就有很多人看见了,有的旁观者还善意地提醒了受害人,但是,受害人往往还是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对突然冒出个提醒者非常恼火,有时甚至还骂提醒者是神经病。大多数群众则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自保心理,看见了也当没有看见,视而不闻。发生了案件后,我们找这些旁观者调查取证,他们有的是怕麻烦,或者是怕被打击报复,也不愿或不敢作证,总之,是不愿意做证。无意中就助长了扒窃分子的气焰,使扒窃分子恣意妄为。你是搞刑侦的,你说没有人做证,难办不?

扒窃案件的主体规律。一是惯犯、累犯多。一些扒窃惯犯、累犯不仅主观恶姓极大,而且技术娴熟,其作案手法狡诈多样,反侦查能力极强。甚至一些惯犯、累犯还拉拢腐蚀青少年,向他们灌输犯罪思想,传授犯罪方法,进而在此基础上拉帮结派,形成一些危害极大的扒窃团伙。二是外来人员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的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他们为当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是,一些外来人员由于文化素质低、适应能力差以及道德素质的欠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但为了圆发财致富的路从而走上了扒窃之路。三是青少年居多、低龄化明显。据统计,目前扒窃犯罪中青少年占绝大多数,约占总数的80%左右。四是团伙作案现象突出。近年来,团伙作案现象突出,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并形成了一些成员众多、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扒窃犯罪团伙。五是涉案人员成份越来越复杂。不仅有男姓,女姓,而且有成年人未成年人,不仅有文化层次低的人而且有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不仅有正常人也有残疾人,参与扒窃的成份越来越复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