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蜀山(2 / 2)

唐朝下的蛋 王澄明 1608 字 2022-11-23

王思同攻占剑门关之时,西川牙内指挥使庞福诚、昭信指挥使谢锽正屯兵于来苏村,一听说剑门关失守,二将马上就意识到了剑州的重要,庞福诚对谢锽道:“若让北军再得到剑州,两川就完了。”二将当即率领所部一千多人间道向剑州赶去。

庞、谢二将率军刚刚进入剑州,王弘贽就率领一万多唐军也抵近了剑州城。此时,已是日暮时分,王弘贽见剑州城头人影幢幢,知道剑州已被川军占领了,而唐军却远来疲惫,只好依山扎营,想等到天亮后再攻城。

庞福成、谢鍠站在剑州城头,远远望着唐军扎营,当时就明白了唐军的用意,二人商议道:“敌众我寡,若被朝廷军围困,天一亮,我等必然会全军覆没,趁着现在天色昏暗,朝廷军心中不安又难以判断我军人数之时,尽快以奇计击退之。”于是,庞福诚率数百名士兵趁着夜色爬到北山之上,在唐营后大声呐喊,击鼓鸣号;谢锽则率领其余的士兵手持短兵自朝廷军营前急攻。唐军以为川军前后夹击,皆相顾失色,当时就乱成了一团,果然弃营而去,又退回了剑门关,一连十多天都不敢出关。

孟知祥听说后,不禁大喜过望,对左右言道:“起初,我认为赵在礼既已占据剑州,必会坚守剑州,或者率军直扑梓州,董公必会放弃阆州南奔。我军将失去援助,只能解遂州之围。若如此,我等内外受敌,两川必然震动,大势将危急之极!却没料到,赵在礼竟然焚毁剑州,运粮东归剑门,驻兵不进,如此,我大事必然可成了!”孟知祥随后又听说,董璋又遣前陵州刺史王晖率兵三千协助李肇等屯兵于剑州南山。孟知祥掐指一算,此时,在剑州周围,已经部署了四万多川军了!

孟知祥的南线,此时也是异乎寻常的顺利。虽然张武病逝于渝州,但是袁彦超、朱渥还是相继攻占了涪州、黔南、丰都等镇。

石敬瑭的大军终于抵达剑门关!此时,王思同已经占领剑门关两个多月了。石敬瑭听罢王思同的介绍,瘦削而蜡黄的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笑意,对诸将言道:“也好,如今两川精兵尽在剑州,我军正可与其决战,一战而定两川!”

次日,两军列阵相对。石敬瑭率六万大军屯兵于剑州北山;川军则列有两座军阵:赵廷隐列阵于牙城后山,李肇、王晖列阵于河桥。战前,赵廷隐特意挑选了五百名弓箭手,埋伏于石敬瑭的退路上。

石敬瑭先令步兵攻击赵廷隐,两军刚一交锋,赵廷隐即举旗擂鼓,川军大举出击,朝廷军纷纷后退,不少兵士滚坠下山,伤亡了百余人。

石敬瑭见步军无法突破,只好令骑兵冲击河桥。李肇的利箭强弩很快就组成了密集的箭网,朝廷骑军根本无法前进。如此一来,两军又呈僵持之状。日落时分,石敬瑭担心两川军夜间来袭,自己又不熟悉地势,只好率军回撤。赵廷隐见状,趁机率军追击,朝廷军大恐,皆夺路逃窜,很快就进入了赵廷隐伏兵箭程。如飞蝗一般的箭雨霎时就罩住了惊恐万状的朝廷兵士,朝廷军纷纷中箭,死伤近千人。

石敬瑭退回剑门后,就不敢再轻易南下了,每日里只是南望两川,无可奈何。

石敬瑭伐蜀无功,却将责任推到粮草输送上。每有使者从军前回到朝廷,皆称道路艰险,粮草匮乏,大军很难南下。石敬瑭此话倒也是实情——朝廷大军在剑门关驻扎,粮草却要从关右输送,关右之人皆疲于转运。潼关已西,粮价本不太高,但经百姓肩扛背驮,运至利州,仅是运费,就增加了十几倍。故而,常常有人带着钱物逃匿到山谷之中,沦为盗贼。

李嗣源深为忧虑,只好召集众臣商议大军粮草转运之事,问道:“关西过度劳扰,但却仍不能满足剑门大军的供应,不知谁可为朕操办此事?”众臣皆低头不语。李嗣源见状,看着安重诲的脸叹道:“实在不行,朕只好亲自去办理了。”

安重诲知道,此时不能不说话了,只好说道:“臣职掌军机密务,军威不振,是臣的过错,臣请求亲自前往督战,顺便督运粮草。”

李嗣源等的就是他这句话,拍手道:“有安公亲往,大事必成!”当即下诏,命安重诲前往剑门督军。

安重诲倒是雷厉风行,说走就走,当日就离开了洛阳,一路星夜疾驰地赶往剑门,每日驰行,竟有数百里之多!西部各籓镇听说后,无不惊惶震骇,连忙加紧办理转运,不分昼夜地将粮草运往利州,每天皆有不计其数的人畜倒毙在山谷之中!

石敬瑭闻听安重诲已经离开了京城,这才敢上表奏论,认为两川不可征伐,李嗣源这时也有了撤军的念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