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兴农安民(2 / 2)

一、推广种植水稻、小麦一事确乎紧要,但一定要做到两个“充分”,即一是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二是充分尊重百姓意愿,总的原则是“宜稻宜麦者以渐劝率,宜黍宜粟者如故”。各省府州县可以搞一些试点,动员部分百姓先行一步,改种稻麦做示范,但不得以行政命令强迫百姓改种,更不得搞“一刀切”,违者以“扰民害民”论罪。

二、将农垦劳绩纳入考功也十分必要,但不得以各地上报新增田亩数为准,应派出御史巡回视察各地农垦之务,一是核定新增田亩是否属实,二是核查在垦荒之时是否存在滋事扰民的现象,绝对不能增了田亩,却令百姓没了饭吃!

三、垦田使只负责官屯组织管理、沟通协调,不得干涉入屯百姓的正常生产和日常生活。可在官屯之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对疑惑不解的朝廷大员,朱厚?只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为他们解释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费尽口舌才有一个官员恍然大悟:哦,原来皇上的意思是把田地佃给百姓种,朝廷只管秋后收租子啊!众人当官当到能参与朝会的份上,哪个不是家中良田千顷、仆役如云?一听就全明白了,纷纷叹曰“吾皇圣明”,令朱厚?哭笑不得。

四、军屯、民屯之外,还应大兴商屯,遵太祖洪武年间的“纳米中盐法”及其后的“开中法”,动员商贾富户出资招募无地的贫民到边疆垦种,由富商大贾自出财力,自招游民,自垦边地,自艺菽粟,自筑墩台,自立保聚,输送边镇粟米,朝廷按一定比例给盐引,省运费以足边储军用。

五、编撰《皇朝农经》一书利国利民,不但是一部农政全书,更应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国家指导农业生产的纲领性文件,朝廷应将其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可效法成祖文皇帝修撰《永乐大典》之例,成立专门的编撰委员会,由分管工部的内阁学士徐阶任总裁,总领其事;户部尚书马宪成、工部尚书林之诠副之,涉及农政的户工两部及各有司衙门全力协助,务必早日成书。但书成之后不必急于刊印,可先各省州府县,由各地牧民之官组织农耕教谕讨论,修订完善之后再刊行天下。

六、鉴于编撰《皇朝农经》非是旦夕可以奏功,可谓远水难解近渴,还需另寻济时救难之策。洪武年间,太祖高皇帝第五子周定王朱?深感河南地瘠民贫,曾编成《救荒本草》一书,记录了数百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以便百姓灾荒之年可以采来充饥。可由各省翻印此书,并根据本省实际予以修订增补,附以插图,以备饥荒。《皇朝农经》、《救荒本草》主要用于指导百姓农耕诸事,故应以百姓日常所用的白话编撰,不得雕文琢句,使用含混晦涩的文言。

七、由翰林院、国子监派出职官生员分付各地宣传朝廷善政,动员百姓垦殖拓荒,并采集民风,重点搜集农谚民谣,由通政使司会同翰林院、国子监辑录,仿照朝廷邸报、兵部塘报之例,以白话编成民报刊印天下,由各地农耕教谕为百姓讲授,力促农耕。

八、农务乃是目下一大急务要务,朝廷当效法兵工总署之例,增设农垦总署衙门,由户部左侍郎关鹏署理,特加左都御史衔,晋正二品,统领全国农垦诸事,由吏部诠选通晓农务之官充掖该衙门……

严嵩明白,户部尚书马宪成伤愈复出之后,先前署理部事的关鹏就被打回原形,仍为佐2,皇上准他开府建衙,又擢升其为正二品,虽是虚衔,也能与六部尚书并列朝班,这样的安排一是怜惜其才,二来又何尝不是看在自己的面子,抚慰已成为“严党”重要一员的关鹏!心中感念圣恩,便出班奏陈,建议皇上下旨令辽东女真各部及藩属之国朝鲜进贡耕牛骡马若干,再以钱粮布帛与之交换耕牛骡马若干,分垦荒百姓,以助农耕……

“这样就周全了。”朱厚?点点头,目视一干朝廷大员,微笑着说:“果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的法子好,有了这些举措,何愁国朝农务不兴!何愁天下百姓不安!今后一应大事,也该照此办理,甚或可令百官万民进献治国安邦之良策,朝廷择其善者而从之,还能现经国济世之贤才。”

众位大臣齐声应道:“吾皇圣明!”

“兴农安民之事,就按今日议定的法子,由内阁会同六部有司拟定详尽可行的方略,呈给朕批红照准,予明年新正元日便颁行天下。”

众位大臣心里都是一震,如今已是腊月中旬,这么多项事务都要赶在年前办结,皇上真是拿着鞭子在赶着人跑啊!但是,一想到国朝内忧外患不休,江南又出了谋逆反贼,他们的心里油然生出一种“匡时济世,扶持家邦”的使命感和“再造社稷,舍我其谁”的自豪感,一齐跪了下来,朗声说:“臣谨领圣谕!”</dd>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